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新型導彈嚇阻美航母 有力保衛爭議領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1 11:02:21  


多彈頭的中國東風-21導彈模型。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環球網消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NEWS)28日刊載美國海軍戰略學院戰略研究部副教授安德魯•埃裡克森文章稱,北京正在東風-21/CSS-5中程固體推進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研製反艦彈道導彈(ASBM)。東風-21導彈的射程超過1500公里,從台灣地區到西太平洋的大範圍海域內的 艦船都在其射程之內。埃裡克森稱,美國可能借口這種導彈退出《中程核導彈條約》,而且將改變戰鬥力量組成以繼續維持美國的軍事優勢。

  埃裡克森表示,一旦中國列裝這種導彈,它將成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中國列裝的一系列武器系統與平台中,史無前例的可以讓中國獲得加強對有爭議領土的控制得一種武器系統。埃裡克森接著指出,與安靜的潛艇、致命的反艦巡航導彈,與大量的水雷不同。反艦彈道導彈是 在中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彈道導彈經驗基礎上研發的,具有從機動、高精確平台上發射,能夠打擊距離中國沿海數百英裡以外目標的能力。

  埃裡克森稱,雖然中國很可能是針對美國航母戰鬥群才進行的反艦導彈研發工作,但中國的反艦導彈可能不僅只會對中美戰略關係產生影響。 首先,美國正在發展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這已經使不少俄羅斯文職與軍職領導人發出退出《中程核導彈條約》的聲音;而美國有可能也借口中國反艦導彈能力不斷提高,廢止《中程核導彈條約》,該條約規定美俄兩國禁止持有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之間的常規(核)陸基彈道(巡 航)導彈。

  其次,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尤其是至今仍不能發展核武器的日本,會感到其戰略弱點不斷增加,這種壓力可能轉化為它們發展自己的核力量的動力。最後,在戰術層面,華盛頓必須強調,中國發展反艦導彈將會產生不利影響。在前所未有的反艦彈道導彈戰略挑戰面前,美國軍事與文職領導人面對一個困難的情況:美國需要維持其“維護和平”的能力和“維護和平”的能力基礎——軍事能力正在下降,至少是在相對意義上下降。這樣的情況會損害美國在該地區的聲譽,也會使中國過於自信。不過,正是這種情況促使中國研發反艦彈道導彈,成功的反艦彈道導彈試驗將造成美國力量投射能力與地區可信度大副度下降的感覺。

  埃裡克森稱,為了防止出現這些負面影響,美國必須通過確保其本身軍事實力的強大“保衛和平與合作”。陸基空中力量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中國的戰略火箭力量的地對地導彈已經使美國在亞太全部可用的空軍基地處於其威懾之下,這些導彈比反艦彈道導彈更加簡單可靠。

  埃裡克森指出,提高航母戰鬥群隱身能力(如誘餌與反電子措施)可能會有些作用,但很難確定美國是否願意拿航母戰鬥群的效力作賭注:很難在不損害航母戰鬥群打擊力的前提下增強其防禦能力。中國與其他亞洲地區國家可能會看低美國實力與可信度,即使航母戰鬥群能夠應對反艦彈道導彈。

  埃裡克森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戰鬥力量可能有必要從對敵軍而言是非常顯眼的目標的大規模、易受攻擊的平台,向更具隱蔽性、生存能力 更高、更分散或自由的平台。即使航母戰鬥群已經成為美國的弱點,但得到加強的潛艇、隱身戰艦、遠程飛機與無人機,也可能會繼續維持美國的軍事實力。這需要美國海軍從以航母為中心的模式上作出根本性的轉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