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軍報:內耗現象影響解放軍聯合作戰進程推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3 14:58:22  


空地聯合訓練場景。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內耗是指事物或系統內部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幹擾、相互衝突、相互抵消的現象。由於受到傳統文化、指揮體制滯後、技術規範不一等因素的影響,我軍聯合作戰中存在著嚴重的內耗現象。這不僅大量消耗軍事資源、降低軍隊活力,而且將嚴重影響我軍聯合作戰進程的推進。因此,我們必須分析我軍聯合作戰中內耗產生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不斷提高我軍聯合作戰的水平。 

  主動聯合的意識較弱 

  解放軍報文章說,從根源上講,中國傳統文化有其很大內耗劣根性,正如柏楊先生指出:“中國人的不團結,中國人的窩裡鬥,是中國人的劣根性。這不是中國人的品質不好,而是中國人的文化中,有濾過性的病毒……”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注重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等。但每個人都有利益的訴求、意見的表達和情感的宣洩等要求,在傳統文化熏陶下性格內斂、處事中庸的中國人則會盡量避免競爭和衝突,往往采取內耗方式。 

  從表現上講,軍隊的內部存在“大陸軍”及“軍種”文化。從建軍以來陸軍一直是我軍的主體力量,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陸軍地位與作用已相對降低,但圍繞著陸軍為主體的體制編制沒有改變,人們心理上的大陸軍情結沒有消除,由此形成的“大陸軍”文化依然盛行;同時,隨著海、空、二炮等軍種的地位的不斷提高,在各軍種內出現了一種強調本軍種重要性,賦予軍種鮮明特色,并鼓勵在軍種間展開競爭的現象,也產生了類似於美軍的“軍種”文化。在傳統大陸軍文化仍然存在、軍種文化又日漸興起的情況下,形成了各種“煙囪”林立,部門內部或者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不良、規避責任、各掃門前雪等內耗現象。 

  體制滯後影響聯合效能 

  目前我軍的組織體制還帶有明顯的合同作戰痕跡,適應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大大降低了聯合的效能。 

  一是指揮體系陳舊。我軍現行的“樹狀”指揮體系,雖有利於集中統一指揮,但明顯存在著指揮層次過多,指揮周期過長,橫向信息流動不暢等問題。 

  二是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不健全,指揮機構內部組成不盡合理,難以有效組織領導聯合訓練、演習和聯合作戰。 

  三是聯合作戰指揮權責不明、關系不順。由於我軍軍政、軍令合一模式,造成了軍隊建設和作戰指揮職能交叉,不能集中精力研究、籌劃聯合作戰指揮;同時,由於指揮職能的交叉,存在著雙重領導等問題。加之指揮法規制度的相對滯後,難以形成責、權、利統一的指揮關系,使得各行動力量相互掣肘。 

  信息系統構建標准不一 

  近年來,我軍信息系統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基本上建立起了信息獲取、處理、傳遞等系統,并在一定範圍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的來說,已建信息系統的整體功能和應用效能,離確保聯合的要求差距還很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管理體制和技術體制制約,注重了垂直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忽視了橫向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注重了自我經營、自成體系建設,忽視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建設。致使指揮平台與作戰指揮平台技術體系不規範、不統一,數據接口各異,標准化程度低,互聯互通性差,難以實現信息有序流動。尤其在設計時缺乏頂層設計,各電磁頻譜交叉較多,導致自擾與互相幹擾嚴重。因此,目前信息系統建設上的需求不明、條塊分割、自成體系、分散建設等問題,不僅造成軍事資源的內耗,而且導致信息不能實時共享,阻礙“信息流”有效傳遞,影響“能量流”“物質流”釋放,進而產生嚴重的內耗。軍兵種間耦合度較差 

  聯合作戰的主要目的就是實現各種作戰行動的協調一致,發揮最大整體效能。但目前我軍聯合作戰行動耦合度不高,存在著諸如行動銜接不暢、相互掣肘、“誤傷、誤擊”等內耗現象。 

  其主要原因是:一是聯合行動協調規則、程序缺失。我軍對聯合作戰行動協調研究還不深入,更多的停留在協調方法的層次,對如何建立適應聯合作戰的協同規則、程序,怎麼設立協調機構、聯絡分隊等研究還很少涉及,致使聯合行動銜接不順。 

  二是協同作戰系統與裝備落後。協同作戰系統和裝備是提高聯合作戰能力的重要保證,美軍CEC協同作戰系統就大大提升了美海軍的作戰能力,而敵我識別系統是防止誤傷,消除內耗的重要裝備,美陸軍有關地面部隊誤傷情況的報告指出:26%的誤傷是由於目標識別錯誤造成的。而目前,我軍協同作戰系統還相對落後,目標識別系統和裝備也不盡完善,很難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參戰力量多、作戰節奏快、戰場流動大的要求。 

  三是聯合訓練、作戰實踐少。我軍的聯合訓練才剛剛開始,聯合作戰的實踐僅有上世紀協同性聯合作戰水平時的一江山島戰役,造成人——機系統融合程度較差,各作戰行動單元、要素間協同水平不高,作戰人員心理素質、反應能力等實戰能力較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