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航母將長期成為海軍大國兵力結構核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7 22:41:47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2009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周年紀念日,屆時將在中國青島舉行海上閱兵式。著名軍事專家尹卓17日下午做客新華網,解讀人民海軍成立六十周年海上閱兵式的看點。尹卓認為,航母將長期成為海軍大國兵力結構的核心。

  航空母艦從二次大戰取代了戰略艦成為海上主要戰略艦之一,到現在依然能夠長盛不衰。可以預見,美國下一代航空母艦大概2013-2014年會出來,它將服役到2060-2070年。海軍大國的航母一直是他們兵力結構的核心,為什麼會這樣呢?

  尹卓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海軍作戰技術在飛機出現以後,空中力量成了海軍作戰和信息獲取的主要手段之一;二是航空兵擁有深空優勢。

  飛機是在空中作戰的,我們說空中是三坐標雷達,對海兩坐標就可以了,主要是一個方位、一個距離,兩個坐標我就能確定一個點,而在空中你確定了這個點還不行,光是一個位置點還不行,還要有高度,所以它是三坐標。海軍航空兵作戰是在三維空間作戰,而多了一維基本上它的機動能力就是水面機動能力的一個數量級以上,甚至是二十倍、三十倍以上。因為我們在二次大戰期間,艦載航空兵就已經達到五、六百公里甚至七百公里的速度了,很多艦載機就能達到。

  像美國二戰後期的飛機,它的飛行時速已經大概到了六、七百公里,水面艦艇充其量最大就是到30多節,不可能再大了(大型水面艦艇)。30多節就是一小時50公里,比較起來人家幾百公里就是它的一個數量級以上。在這種機動條件下,當然它會經常打到你而你打不到它。

  尹卓說,航空兵又有深空優勢。我們在海面探測可能只能探測到四、五十公里,五、六十公里,而一到空中探測,比如我預警機或者海上警戒機在高空一般是在八千米到九千米的範圍,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看的範圍就大得多,這就是深空優勢,這是物理因素決定的,而不是某一個人決定的。 

  自從有了航母,航母編隊是什麼方式呢?是水面艦艇、潛艇和航空兵能最好綜合集成作戰的。如果沒有航母,大型水面艦艇根本不敢出去,驅逐艦和護衛艦在搞演習的時候大部分司令不敢用,用了以後很容易被航空兵抓住以後擊沉了。 

  一旦有了航母這些大型水面艦艇,海軍的作戰能力就會充分發揮。一是對陸攻擊能力,大型水面艦艇可以帶很多對陸攻擊巡航彈,帶上反艦彈可以打擊海上目標,同時它帶兩架直升機,帶反潛魚雷等等這些可以反潛,另外帶著主動、被動的聲納,反潛能力非常強。但是只要它有航母的掩護它就能夠出去。

  現代航母和過去的航母也不一樣,現代航母信息化水平很高,航母編隊除了作戰飛機以外,還有其他的裝備。拿美國飛機為例,一個編隊是74-76架飛機,最多不超過78架,其中有四架預警機,四到五架專用電子攝像飛機,另外還有六架反潛巡邏機。這十幾架近20架飛機都是信息化的平台,是信息獲取的,所以航母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化作戰平台,遠遠不是過去機械化作戰概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