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其實來自於民間的呼籲中國建造航母的聲音不是近兩年的事了,您覺得目前是中國建造航母的好時機嗎?
宋曉軍:我覺得是非常合適的時機,前幾天剛剛公布的社科院中國工業藍皮書當中,在中國工業各個行業當中,中國造船行業是工業化程度最高的,但是它有很多的問題在哪兒呢,比如說它有整個的國產化率的配套設計,我說的是包括民船,它不到50%,剩下50%幾要從國外採購,同時趕上金融危機,我們大量出口船的單子退掉,這個時候我們正好面臨的產業結構提升的一個機會,這個時候我們建造航母,同時配套的這樣一個航母編隊的大量的軍船湧入,因為我們知道軍費投資有強迫現代化的功能,就是必須要自我研發,這樣使我們的這些配套設備國產化能力,通過造軍船有一個迅速的提高,有一些接到軍團的企業,他也會得到一些條件保障,他的設備也會更新,會實現產業升級,也會在造軍船的過程當中,實現技術創新,這對我們國家本身已經很好的造船業,成為中國實現工業化的一個標杆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條件吧。
主持人:我也看到國外媒體分析說,中國擁有真正具有作戰能力的航母要等到2020年,也就說從現在算呢還要等11年,那麼建造一艘航母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宋曉軍:如果說從開工到最後下水,這個過程可能有五到七年,你比如說美國最新的這個CVN—21,也就是05機後邊的,現在還一艘都沒有的,它是2008年,它大概在2015年左右。但是提出這個航母的概念的時候是1996年3月份,第一次撥款設計的時候是2001年,2190萬美元,到真正開建是2008年,這個過程從論證到設計,到它的概念的一些演示,到專家的論證,到最後下料開始建造,這個過程應該說是比較漫長的,所以說我們不要以為說今天我們決定造我明天就要等到這個航母,這個過程,就一個國家的海軍它實際上需要幾代人的投入,這實際上非常漫長的過程。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我們中國可能未來建一艘中型以上的航母,那這樣一個級別的航母大概需要多少造價呢?
宋曉軍:我舉個例子,就美國最新這一條大型的航母,CVN—21,它是74.8億美元,當然這是美國的造價了,法國原來準備戴高樂完了再建一艘,最後薩科奇還是最終決定不做了,大概當時的預算應該是40億英鎊左右,當然我覺得中國由於勞動力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另外原材料總共的用工的材料都比較低,會比這個要低很多,大概至少我覺得要1/4左右。
主持人:由於中國提出要建造航母,我們看到國際上又泛起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你怎麼看?
宋曉軍:我想這個是當然了,你想想,剛才咱們數過那些能建造航母的國家。實際上他們都是傳統的海上強國,甚至有過殖民主義的歷史,中國作為一個1840年,被人家軍艦和商船堵在家門口的國家,而且作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直到1949年我們才能够完全國家主權和國家獨立的這樣的國家,我們要作為第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建造航空母艦,自然有一些國家是很不舒服的,但是實際上根據我們國家的外交戰略,根據我們國家的強調的和諧世界的一種安全觀上來說,我覺得他們這種說法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