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專家稱:中國在太空爭奪中搶占軍事先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7 11:08:27  


“嫦娥一號”撞月成功。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2月27日,中央電視台軍事報道中首次出現了中國“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的實體畫面;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月”。國外媒體紛紛聚焦中國空間技術及其運用前景。有人擔心,這會讓中國在太空爭奪中搶占軍事先機;也有歐美航天專家唱衰中國航天,說“嫦娥一號”撞月有“疑點”。 

  說“天宮一號”重在軍用 

  2月2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各大系統研製任務進展順利。去年12月6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說,中國計劃在2010年底發射一枚名為“天宮一號”的目標飛行器,爭取在2020年初步建成載人空間站。 

  3月2日,美國知名航天報道記者克萊格·科沃爾特在“航天飛行現狀”網站上刊文,對將於2010年升空的“天宮一號”進行分析。他說,中國空間站研發的領軍力量是解放軍總裝備部,“他們的目標是今年完成‘天宮一號’各系統的研發,地面模擬空間站也很快完工。”然而,科沃爾特將目光鎖定“天宮一號”的“軍事用途”上,說“天宮一號”平時將自動運行,而中國軍方的航天員會定期前往空間站,取回“可能是偵察圖像或其他傳感器捕捉的數據”。他說,中國至少有1艘無人“神舟”飛船裝備了軍用的太空情報監聽天線陣。 

  科沃爾特認為,中國航天還有“政治目的”,那就是向全球發出政治信號——美國很快會跌下航天引領者的地位。因為“天宮一號”的預定發射時間,正好是美國航天飛機有5年不能升空的“斷檔”。按美國宇航局的計劃,現有航天飛機在2010年前全部退役,新的載人航天飛機在2015年前不可能升空。在這個空檔期內,中國人可能會占有航天優勢。 

  咬定中國空間站“軍事用途”的科沃爾特究竟是什麼人呢?據“航天飛行現狀”網站介紹,他現任“航天飛行現狀”網站的資深編輯,在美國著名的《航空與航天》周刊任資深編輯近37年,曾多次報道俄羅斯、中國和日本的航天進展狀況。 

  撞月真實性無端被質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