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新型防空導彈列裝後首次試射兩發全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0 08:42:20  


國產凱山-1A防空導彈進入作戰陣地。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深秋的魯中靶場,已是寒風瑟瑟。而此時一輛導彈測試車內卻是熱火朝天,列裝該部的某新型防空導彈首射任務已進入關鍵環節——導彈維護階段。觀禮台上,軍區、集團軍首長正在翹首以待。只見一名肩戴三級軍銜的士官,一邊熟練地操作裝備,一邊緊盯著測試屏,不時根據屏幕數據的變化快速進行校正,不到10分鐘就將兩枚導彈測試完畢。

   中國青年報報道,看到導彈呼嘯著雙雙命中目標時,現場沸騰了。從廠家來部隊參加導彈測試的專家,不禁竪起大拇指:“這名士官不簡單!”他們所說的士官,就是濟南軍區某防空旅一營測試技師——石旭成。

  2003月10月,作為全軍第一批從非軍事部門特招入伍的士官,石旭成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參軍入伍到該部測試班。雖然在家主攻電氣工程和維修電工,又有5年的工作經驗,但看到導彈測試車內密密麻麻的線路和操作按鈕時,石旭成心裡還是直打鼓。

  “導彈測試作為導彈發射前,對各種數據進行檢測維護的重要環節,決不允許有任何的閃失!”時任排長郭明的話深深地印在石旭成的心裡。

  面對導彈測試中從沒有接觸過的高端知識,石旭成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本想來部隊發揮自己的特長,沒想到,剛開始就遇到了“攔路虎”。石旭成和自己較上勁兒,一定要在兩個月內掌握導彈測試操作知識及相關要領。他找來了《導彈測試概論》、《電子技術基礎》、《導彈發射制導概論》等相關書籍,加班加點進行學習,為了掌握有關測試知識要領,他一看就是大半夜,有時為了弄懂一個問題更是通宵達旦。說到就要做到,兩個月時間他果真掌握了導彈測試理論和相關操作要領。

  2004年4月,石旭成從原廊坊導彈學院學成歸來,正趕上部隊開展選拔導彈測試手的比武競賽。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這次競賽中,石旭成戰勝了多名幹部,名列總分第一,成為該部唯一一名戰士導彈測試操作手。

  面對第一名的成績,石旭成並沒有滿足。他覺得,光會操作而不會檢查和排除導彈測試中的各種故障,就不能算一名合格的導彈測試手。

  為此,石旭成又刻苦鑽研《導彈測試原理及維護》、《導彈構造》等相關書籍,他邊看書邊向技術室的主任請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2005年,旅裡組織導彈分隊外訓,按規定要對導彈進行一次定期維護測試。在一次對導彈進行的測試維護訓練中,屏幕顯示導彈固定裝置沒有固定牢固。如果導彈夾緊裝置發生故障,不能及時發現,操作起來對筒彈會造成很大損害,甚至會引發事故。

  石旭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迅速帶領副手對裝備進行檢查。經過認真排查,石旭成和戰友發現故障是固定導彈的夾緊裝置後的一個鐵片受損造成的。

  能不能對鐵片進行一下改造?石旭成的想法得到了營長鞏國賢的支持。為了找到取代鐵片的材料,他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終於找到了小鐵棒代替鐵片。後來,小鐵棒在導彈分隊的使用得到一致認可,並受到上級的好評。

  2007年10月,該部進行年度導彈實射演習,按規定導彈在發射前要進行維護測試。正當測試進行到尾聲時,突然有一項數據嚴重超出規定的數值。如果故障得不到有效處理,不僅影響正常的演習,而且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導彈出現隱患還能不能正常發射?現場也出現了短暫的混亂。

  “不要緊張,我相信導彈沒有問題,一定能打。”石旭成沉著冷靜,立即關閉導彈測試系統。他在及時向上級報告的同時,冒著導彈隨時發生意外的危險,迅速進行應急處理,並對測試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石旭成發現,原來故障是由導彈在搖擺中一根電纜頭的鬆動所引起的。故障得到了及時排除。當看著發發命中目標的導彈,官兵們興奮地將他們的兵專家高高拋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