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官媒曝鎮守東海門戶雷達兵厲害 全面監控東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6 11:42:10  


防空雷達。(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古之烽火台,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一旦邊關有戰事,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以傳遞信息、通報敵情。
  
  中國青年報報道,今天,駐守在祖國東南沿海一座高山之巔的海軍東海艦隊某雷達站官兵,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守衛著東海門戶的安寧。這個10年前被海軍黨委授予“艱苦創業模範雷達站”榮譽稱號的小小雷達站,積極適應信息化戰爭趨勢,以更加迅捷的信息獲取、更加寬廣的戰場視野,在軍事變革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被譽為東海前哨“烽火台”。
  
  千裡眼、順風耳這樣練就
  
  信號“準確度”和“快捷度”體現著一部雷達的生命力,擁有更快、更准的信息獲取能力,是一名雷達兵永恒不變的追求目標。
  
  在顯示屏、按鈕密布的作戰值班室,入伍還不到一年的戰士童世超已能勝任工作。據他介紹:每年新兵上山,都要進行3個月的強化訓練。這項被稱為“極限挑戰”的訓練任務包括:熟記近10萬字的操作手册,做到對技術參數“一口清”,對開關旋鈕“一摸准”,對雷達常見故障“一眼明”。
  
  隨著現代隱身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廣泛應用,想要準確無誤地捕捉到飛機、艦艇信號越來越難。在一次訓練分析會上,站長何仁友分析指出:國外雷達自動化程度高,但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對於一些有細微差別的波形無法分析比對,而我們正好可以發揮人的優勢。只要我們積累的資料足够多,對各種波形掌握得够熟練,對手就無法遁形。
  
  為了準確追蹤外軍艦船、飛機發展動向,雷達站官兵制定了高科技知識學習計劃,總結出了外軍偵察飛機偵察雷達的信號特點,摸索出外軍偵察飛機的活動規律。現在,他們使用自己開發的各型雷達“指紋識別系統”數據庫,能對各種偵察設備進行身份標示,使雷達判情時間大幅縮短。
  
  收獲總是與付出成正比。在這個雷達站,有兩個數據讓官兵津津樂道、引以為豪:每次發現、上報情報信息總比友鄰部隊提前數十分鐘;每年有數十份優質信息被海軍、總部所采納。他們提供的信息成了判定其他信息準確度的參照系。
  
  “主角”意識在失敗中確立 
  
  “現代戰爭,沒有前後方之分;雷達站作為信息保障部隊,是信息化戰爭的主角。”在榮譽室裡,這句話被寫入雷達站“使命任務”一欄。這是雷達站官兵以更加寬廣的戰場視野對自身的準確定位。
  
  這種可貴的“主角”意識,來自幾年前的一次大型聯合演練。當時,雷達站領受的任務是:跟蹤藍方兵力,為紅方艦艇編隊導航。
  
  經過3個小時的苦苦守候,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亮點:經過信號比對和集體判情,這是藍方一架殲擊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