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國防科研部門已研制出一批撒手鐧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3 10:34:58  


 
  科技創新進步為富國強軍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撑。科學技術既是國家經濟騰飛的引擎,也是富國強軍的重要戰略支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把科學技術擺在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實施一系列推進科技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迎來了我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特別是“神舟六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技術的重大突破。隨著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國防科研實力明顯提高,擁有了一批“撒手鐧”武器,部隊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不斷提高。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繁榮為富國強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富國強軍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在大力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堅持以開放的胸懷、恢弘的氣度汲取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軍事文化建設,大大增強了軍事“軟實力”。

  體制改革創新為富國強軍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改革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國防和軍隊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的實施,為強軍注入了巨大活力。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從黨管人才、黨興人才的戰略高度為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成長營造了良好社會環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實施和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有力地牽引著軍隊創新體系的豐富和完善。

  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實現了富國與強軍的良性互動。以“863”計劃等為代表的軍民協作項目,既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強大的國防效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擔當重任的時代要求: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實現富國與強軍的統一

  胡主席關於“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戰略思想,是對我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成功經驗的理想升華,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和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的需要,為實現國家資源經濟效益和國防效益的最大化、為國家資源效益最大化和國家總體戰略最優化提供了指導。

  自覺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統籌國家資源,兼顧富國和強軍,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一是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兼顧富國和強軍的雙重目標。要進一步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關系的內在規律,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在經濟發展基礎上大力加強國防建設,實現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同步發展。

  二是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要建立健全有利於軍民融合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拓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的渠道,推動國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由要素融合向體制機制融合深入,促進國防與社會經濟、軍事技術與民用技術、軍隊人才與地方人才兼容發展。

  自覺站在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高度,努力擔當強軍重任。建設一支與國家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全局。按照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的要求,我軍既要應對傳統安全威脅,又要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既要維護國家生存利益,又要維護國家發展利益;既要維護國內安全穩定,又要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安全合作、聯合國維和、國際反恐、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我們要全面准確地理解和把握軍隊擔負的使命任務,以此牽引軍事能力建設;著力解決“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這一主要矛盾,以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來源:解放軍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