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路充滿荊棘。爲了及時檢測毀傷效果,該室同志必須在第一時間沖進爆炸現場。爆後的靶場如同一片危機四伏的雷區,有些特殊用途的導彈戰鬥部可能推遲引爆。有一次,導彈戰鬥部在落區散落後,副主任趙升和兩個同伴從目標區邊緣的掩體中走出來,准備驅車前往中心區進行例行檢驗,但吉普車剛剛發動,就聽見兩聲爆炸從中心區傳來。如果他們的吉普車早到一會兒,後果便難以想象了。
那一年盛夏,某新型導彈進行飛行試驗。導彈落區,彈坑遍布,目標物被炸得面目全非。趙升與試驗基地和研制部門的同志共同對彈坑形狀和目標物受毀傷的情况進行仔細測量。趙升和同伴們全靠眼看鼻嗅,在地表溫度超過七十攝氏度的戈壁灘上整整工作了六七個小時,才最終獲得全部數據。十多年來,趙升每年有七八個月都是這樣在戈壁大漠度過,爲多種戰鬥部的檢驗、改進、定型立過汗馬功勞,却屢屢與獲獎無緣。
“作爲一名科研人員我知道怎樣對待榮譽,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我犧牲與默默奉獻。能有幸在强國强軍的事業中貢獻一己之力,還有什麽比這更能讓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的呢?”趙升說。
導彈戰鬥部不僅在使用時要求一觸即發,在平時貯存、運輸等狀態下,也要做到安全可靠。于是,對導彈戰鬥部進行碰撞、槍擊、燃燒等一系列安全性試驗,便成爲二室的家常便飯。那一次,爲了檢驗炸藥的裝填情况,檢查彈內炸藥是否有氣泡、裂紋等,二室的同志要將一枚完好的導彈戰鬥部一鋸兩半。鋸前,相關人員全部撤離,只留下二室李繼鋒、趙宏偉和幾名工人,他們靠手工一點一點地鋸,每拉一鋸都火星四濺,炸藥的粉末飛撒一地,散發著刺鼻的氣味,每鋸一下都可能是生命的終結。事後,有人問怕不怕,他們說開始有點,但鋸一會兒就忘了。是啊,他們心里盛滿了國家的安危,哪還顧得個人風險。
挑戰生命極限,沙暴雷火中練精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