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海軍雷鯊魚雷複合導彈系統方案設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9 10:57:29  


兩側彈翼可使雷鯊貼近海平面1.5米處飛行。
  聲明:設計局的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利僅爲作者交流的平台將其刊登,供讀者鑒賞。

  設計師/王偉

  魚雷,因威力大隱蔽性好,使其成爲武器庫中最有效的反艦武器之一。然而由于魚雷的射程短、速度慢等先天不足,又制約了其近一步的發展。許多年來,很多人致力于魚雷的改進設計,特別是近年來,艦艇防禦技術的進步,更對反艦武器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早在二戰時期,德國就研制過一種火箭助飛的魚雷,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款“雷鯊”魚雷複合導彈。

  “雷鯊”的前部爲一枚小型魚雷,相比大型魚雷,只是縮短了射程,而爆炸裝藥沒有减少。“雷鯊”的中部是此款導彈設計的重點,在彈體兩側的附艙內各裝有一只高强度纖維材料制成的充氣氣囊,由彈體內的高壓氣瓶充氣,幷成型爲兩只彈翼。發射後,在近海面利用地效托舉彈體飛行。彈體的中後部爲動力艙,裝一台小型渦噴發動機,進氣道布置在彈體上部。彈體尾部有一對水平尾翼和一對可折叠的穩定尾翼。

  “雷鯊”的重量爲1500公斤,只能由“飛豹”、轟六、蘇一30等大型戰鬥轟炸機携帶。當載機飛到距目標300公里時,發射導彈,同時發動機開始工作,尾翼彈出。導彈在高速巡航一百公里左右後,逐漸進入當今世界主流艦空導彈的射程之內,此時導彈迅速下降高度,當接近海平面時,彈體兩側的氣囊充氣,彈出彈翼。在海况良好的情况下,利用地效,可使導彈在距海面1.5米的高度飛行,這一高度可使被敵方雷達發現的距離大大縮短。當導彈飛行到距目標5公里的距離時,已快進入敵方艦載近防武器的射程之內,此時導彈發動機停止工作,彈翼內的高壓氣體放出,發射魚雷。魚雷入水後,自身的發動機開始工作,在聲呐導引頭的引導下奔向敵艦,直至擊毀。

  “雷鯊”系統的最大特點,是針對不同的艦艇防空手段,采取了相應的躲避措施。針對遠程艦空導彈的威脅,采用了與大多數主流反艦導彈類似的降低高度的辦法來躲避。只是“雷鯊”利用地效可以降得更低。而針對近防系統,多數導彈采用高速或大機動動作的方式來反制,“雷鯊”則鑽入水下,使敵方的近防系統完全失效。(來源:《現代兵器》雜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