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軍隊走出國門 向世界展示軍威(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6 11:23:33  


8月11日,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舉行的“和平使命---2007”6方參演部隊誓師大會上,中方參演部隊組成的方隊接受6方總導演的檢閱。
  中國對外軍事交流近年來發展迅速,引起了國內外關注。 

  軍事交流有三大目標 

  中美軍事熱綫將開通 

  《世界新聞報》:近年來,中國加强了與他國的軍事交流與合作,這樣做究竟是出于什麽樣的考慮? 

  于淑杰:中國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經過多年的實踐和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軍事外交格局。自2002年起,中國軍隊開始有選擇地參加雙邊和多邊聯合軍事演習。近5年來中國軍隊先後10次對14個受灾國家進行了緊急救灾援助等等。 

  中國加强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的基本考慮,可以歸納爲以下三點:一是爲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共同安全。冷戰結束後,安全綜合化趨勢增强,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交織。爲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安全,營造良好的國際大環境,世界各國軍隊必須緊密携手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中國作爲世界大國有責任也有義務加入其中。 

  二是爲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理解中國、信任中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和中國軍隊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個別國家開始對中國說三道四,不斷以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軍事不透明”等對中國進行施壓。因此,通過加强和擴大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我們有機會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中國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是爲和平發展提供安全保障;中國的國防政策是純防禦性的,中國軍隊永遠不會像殖民主義者那樣到處侵略擴張。此外,通過采取一系列對外透明措施,如讓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參觀我軍二炮導彈發射指揮中心和南京軍區王牌部隊,中美海軍舉行聯合演習等,明顯增强了兩國之間的軍事互信。據悉,今年九月中美還將開通軍事熱綫,以避免出現擦槍走火事件和處理突發性危機事件。 

  三是爲了讓中國軍隊趕上世界各國軍隊發展的步伐,借鑒外軍的先進經驗。衆所周知,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的世界新軍事變革是人類軍事史上範圍最大、發展最快、影響最深的一場革命。爲適應這場軍事變革,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它使我軍現代化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和難得的戰略機遇。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爲我們了解外軍、學習外軍,爲培養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的中國新型軍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更廣闊的空間。 

  向世界顯示國威軍威 

  在交流中學習外軍經驗 

  《世界新聞報》:2000年以來,中國先後5次邀請外國軍事觀察員或駐華武官觀摩我軍舉行的軍演,與11個國家進行了16次聯合軍事演習,聯合軍演成爲中國軍事外交中的最大亮點。從這樣的軍事演習中,中國軍隊獲得了什麽樣的成果或者經驗? 

  于淑杰:“請進來,走出去”,是中國軍隊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做法。2000年以來,中國先後5次邀請外國軍事觀察員或駐華武官觀摩我軍舉行的軍事演習,主要包括摩步旅對野戰陣地防禦之敵的戰鬥對抗演習、裝甲旅進攻訓練演習、裝甲師實兵對抗演習、海軍陸戰隊兩栖作戰實兵實彈演習、加强機械化步兵師山地進攻演習等多種類型的演習。通過這種“請進來”的方式,我們向世界顯示了我們的國威軍威,使友好國家對中國更有信心。 

  2001年以來,我軍在“請進來”的基礎上,開始“走出去”,先後9次派團或觀察員赴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觀摩其軍隊組織的訓練演習活動,也派團觀摩了美、泰等國聯合舉行的“金色眼鏡蛇”演習。通過“走出去”的方式,我軍官兵能够直觀地了解外國的軍事理論和實踐。 

  2002年以來,中國軍隊開始有選擇地參加雙邊和多邊聯合軍事演習,以拓寬中國與有關國家務實性軍事交流與合作的領域。近年來,中國先後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印度、巴基斯坦、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進行了多次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科目涵蓋了反恐、反走私、緝毒、海上搜救等多個非傳統安全領域。 

  實踐證明,互相觀摩演習和聯合舉行軍演既是加深軍事安全互信的有效舉措,也是借鑒外軍有益經驗的良好途徑。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中國軍隊將繼續與世界其他國家軍隊一道,通過舉行聯合軍演和相互觀摩演習等多種途徑,增進相互了解,推進互信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爲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請拉氏參觀二炮部隊 

  用事實展現軍事透明 

  《世界新聞報》:當前,中國的軍費問題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加强軍事交流與合作,是否有利于讓中國國防政策的透明性得到加强,從而有助于消除外界的懷疑? 

  于淑杰:我想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爲擴大軍事透明度有助于增進戰略互信,消除誤解和相互猜疑,降低發生沖突的幾率。近年來中國軍方實行了一系列對外透明措施,如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參觀過我軍二炮的導彈發射指揮中心,中美海軍舉行聯合演習,這些交流與合作都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華,獲得參觀中國“二炮”的機會,五角大樓將對中國二炮部隊所裝備的各類彈道導彈性能有新的認識,它不僅充分體現了中國對國防力量的自信,而且還顯示了中國的戰略導彈部隊的發展已從戰術層次上升到戰略層次,其直接的目的就是爲了應對美日的威脅,是對美國發出的一次充滿笑容的警告。 

  時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基廷在談及此次訪華的感受時說,與中國政府和軍隊有關官員之間的會談是坦率和富有建設性意義的。通過會晤,雙方對彼此國家的戰略計劃達成了進一步諒解。 

  談到中國的軍費和軍事透明度問題,我想做一個說明。中國的軍費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逐年增加,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軍費在世界上仍處于較低水平,據美國最新公布的2007財年國防開支的數字看,其總額達到5129億美元,而中國2007年度的國防開支僅爲它的9%。因此,美國其實沒有資格對中國軍費問題橫加指責。 

  至于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不時指責中國國防不透明的問題,其實中國按國際慣例把能透明的都已經透明了。軍事透明從來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任何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其國防都不是毫無保留地透明,比如各國軍隊在技術和戰術層面的大量東西就普遍保密,中國至少在戰略層面是透明的,始終强調堅持防禦性的國防政策,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相反,美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的戰略意圖却非常不透明,甚至有意保持“戰略模糊”。比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調整、美日軍事同盟的適用範疇、美國對台政策等問題上,采取的都是模糊戰略。同時,美國這樣的强國在國防預算、軍隊規模、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所謂“透明”,明顯帶有展示實力、進行威懾的戰略目的。(來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