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以科技興訓 解放軍軍事訓練突出信息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2 10:13:28  


殲-10戰機。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兩栖裝甲步兵車借助車載指揮控制系統排兵佈陣,新型核動力潛艇電子設備識別信息欺詐,殲-10戰機超低空避開雷達偵察,新型導彈成功突防強電磁干擾…… 

  新華網報道, 2007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和第二炮兵在演兵場上演了一幕幕壯闊的練兵場面。 

  “近年來,中國軍隊的軍事訓練主要突出了實戰化訓練、創新型訓練、新裝備訓練、重點部隊訓練和信息化、網路化、基地化、模擬化訓練。”軍事科學院《軍事學術》總編輯胡文龍說。 

  《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軍隊“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 

  “我組織的所有練兵活動,都圍繞信息化這一主題展開。”41歲的南京軍區某兩栖機械化步兵團團長邢國良上校說,為了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他當前正在重點抓四項訓練——“一體化”“實戰化”“對抗性”和“機動化”訓練。 

  前不久,邢國良就把部隊拉到山嶽叢林地帶,進行了一場實兵實彈檢驗性演練。 
  到達演練地域半小時後,邢國良就率領自動化分隊、通信保障分隊等,搭建起程式控制通信網、微波通信網、電臺通信網、移動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等各種指揮自動化網路,建立起具備團、營、連三級遠端資訊交互、多維資訊獲取、態勢信息共用等功能的指揮信息系統。 

  “僅一年前,這還是不可思議的。”邢國良說,那時,他們搭建指揮所是從搭帳篷、擺案子和掛地圖開始的,“那還是機械化時代的傳統做法。” 

  2006年下半年以來,率先走出資訊化訓練路子的瀋陽軍區某師,被確定為全軍訓練內容改革的試點單位。 

  “信息化條件下,暢通無阻的指揮通信是作戰指揮的命脈。”師長高潮認為,要打贏現代戰爭,第一位的就是要擁有各種互聯互通的作戰指揮網路。 

  當前,中國軍隊正在走科技興訓之路,努力促進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 

  ——為營造逼真的電磁戰場環境,讓官兵在近似實戰的複雜條件下進行對抗訓練,北京軍區空軍某導彈師購置了多部不同波段、不同強度的先進干擾設備; 

  ——海軍某潛艇支隊28項科研創新成果應用於某新型潛艇,戰鬥力生成週期大幅縮短; 

  ——第二炮兵某部推行一體化科研機制,攻克“某型武器資訊檢測系統”等一批重大課題,研製某型導彈戰鬥部僅用7天完成立項論證,3個月完成研製試驗,5個月列裝生產並形成作戰能力…… 

  “電腦模擬、人工智能、數位通信、網路等現代化訓練手段已經被許多部隊採用。”邢國良說,“我們也用先進的電子設備、火控系統對兩栖裝甲步兵車進行了嫁接和改裝,裝甲車戰場生存能力更強。” 

  記者從南京軍區作訓部門瞭解到,2007年全區部隊軍事訓練要強化專業技術精准訓練,突出新裝備訓練,抓好諸軍兵種協同訓練;完善基地、模擬和網路訓練,加強體系對抗演練。 

  解放軍總參謀部今年年初在國防大學舉辦了“全軍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專題集訓”,各大單位主管軍事訓練的領導對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轉變問題進行了集中研討、交流。 

  “推進軍事訓練轉變的重要標誌,是增強訓練考核評估的實戰性,實施科學的作戰能力評估,同時加強對作戰對手作戰思想、行動特點、武器裝備技術戰術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張又俠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