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實戰練保障 解放軍後勤保障力實現跨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5 20:46:31  


解放軍新型主戰坦克主炮射擊。(資料圖)
  前年,廣州軍區某裝甲旅參加上級組織的一次軍事演練。導演部要求後勤機關將後勤保障物資于淩晨4時送到某高地。不料,時間過了近一個小時,也不見後勤保障車隊的影子。 

  原來,載滿物資的後勤保障車隊向戰場開進途中,被“藍軍”分隊攔截。此次演練,對抗雙方既講“實戰化”,又講“資訊化”,練得紅紅火火。誰曾想,“藍軍”竟把仗打到了後方補給線上。結果,該旅因此落敗。 

  剛剛上任的後勤部長嚴立新陷入了沉思:未來戰爭沒有前後方之分,在訓練中把敵人當成聾子、瞎子,不注重保護後勤保障線,上了戰場就會吃大虧!必須貼近實戰要求,建成打不斷、炸不爛的堅強後勤保障線。面對未來戰場保障的新形勢新特點,嚴立新帶領糧草官們展開了戰時保障新模式的探索。 

  突出聯合作戰需要,完善戰時後勤保障預案。他們在司令部和上級後勤部門的指導幫助下,編制了新的野戰後勤保障戰術想定,一步步推演後勤保障的戰法,最終制定並完善了自我保障與支援保障相結合、定點保障與伴隨保障相結合、攜行保障與就地籌措保障相結合等8種重點任務的23種保障方法。兩年來,他們先後在野戰條件下30餘次拉動醫療、運輸、飲食等保障分隊,大大提高了戰時後勤保障能力。 

  適應戰時保障需要,對現有裝備進行資訊化改造。他們依託局域網,建成了集作戰指揮、戰備值班、安全監控、自動化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後勤指揮訓練作業系統”,不僅支援各戰鬥階段後勤指揮作業,而且支持後勤戰備計劃、後勤保障方案的檢驗論證。運用這一系統進行輔助決策和勤務作業,其效率比過去人工作業提高了數倍。 

  他們還就資訊化條件下聯合作戰中制約後勤保障的“瓶頸”問題展開專題調研,探索了保障分隊“粘貼式”部署樣式,使保障分隊時刻處於作戰分隊的保護下,大大提高了戰時生存能力。 

  不久前,某綜合訓練基地鐵甲轟鳴,硝煙彌漫,該旅參加的一場類比未來資訊化條件下的作戰演練激戰正酣。

  在旅後勤指揮所,嚴立新帶領糧草官們面對相繼出現的5種戰術情況,按照平時訓練的招法從容應對,集供、救、運、修、防於一體的模組式保障分隊時聚時散、時連時分,出色完成了戰場保障任務。

  在現場指導的上級領導贊許地說:“貼近實戰練保障,裝甲旅戰時後勤保障能力實現了新的跨越。” (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