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國四代機:外購增量 自研增速
http://www.CRNTT.com   2021-02-08 09:50:00


 
  在質疑中持續推進

  在實施過程中,KF-X項目採用了主承包商加子系統分包商模式。KAI作為項目主承包商,與多家韓國內和國際分包商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還包括之前T-50項目中的合作夥伴。在選擇國際合作夥伴時,韓國特別要求對方能夠進行技術轉讓,包括零部件在韓國國內製造等方面。韓華集團下屬韓華技術與GE簽署合作協議,負責GE公司為KF-X提供的F414-GE400K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以及總裝,以及為發動機的安裝、測試提供技術支持,為服役後的發動機提供服務保障。除此之外,正如前文提到的,同屬韓華集團的韓華-泰雷茲公司負責KF-X項目AESA雷達系統的研製,並得到了以色列Elta公司的技術支持,而與雷達系統配套的軟件則由瑞典薩博和韓國LIG NexL公司聯合開發和測試。LIG NexL公司還負責機載無線電干擾系統的研製。

  除了發動機、機載雷達等主要子系統外,KF-X的其他子系統也大多來自國外。美國的製造商Texstars與KAI合作,為KF-X研製氣泡式座艙蓋風擋玻璃和鍍膜,凱旋集團則負責為KF-X研製機身液壓作動系統及配套的部件,聯合技術公司(UTC)負責為KF-X研製環控系統,包括座艙增壓系統,渦輪啟動器以及流量控制閥。基於和英國馬丁-貝克在T-50項目上的長期合作,KF-X選擇了該公司Mk18彈射救生系統;導彈發射裝置、機載通信天線、外掛副油箱機載制氧系統則由Cobham與KAI所屬子公司聯合研製;英國Meggitt負責提供機輪刹車系統,以及座艙備份顯示系統和機身內部傳感器系統;機載武器方面,由MBDA負責為KF-X整合“流星”超視距空空導彈;寇蒂斯-萊特負責為KF-X項目提供完整的飛行測試系統,包括飛行測試期間的數據采集與分析。

  很顯然,在外界看來,KF-X只是由韓國製造了一個殼子,內部機載系統全部來自國外供應商。這也難怪直到今天,韓國國內仍有許多人堅持認為韓國不具備獨自完成KF-X的能力。由於缺乏研製此類戰鬥機的經驗和關鍵技術,KF-X項目的研製成本將會遠遠超過DAPA預測的6萬億韓元(約55億美元),而可能會達到8.5萬億韓元(約78億美元),最終的成本甚至超過10萬億韓元(約92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在KF-X項目中,未來單機全壽命周期價格將是進口同類裝備的2倍,日本在研製F-2的時候遇到過類似情況。

  儘管如此,韓國國防部仍然在力推KF-X的研製加速。T-50項目在啟動時也遭遇同樣的懷疑,但是在韓國人的堅持下,T-50項目和FA-50研製獲得了成功,並且取得了不錯的外銷成績。對於要將航空航天工業打造成支柱產業之一的韓國,KF-X是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2018年6月,KF-X完成初步設計方案,2019年2月,首架KF-X原型機零部件正式開始製造。2019年9月,韓國和印尼軍方聯合對設計進行審查,其中390個關鍵數據包經審查全部達到了韓國空軍的要求。不過,這期間也有讓韓國人不順心的地方,2018年5月,印尼方面就該項目中的技術分享、出口許可等問題向韓國提出抗議,並要求同韓國重新就合作條款細節進行談判,以獲得更多的分工和出口許可,並將參與該項目的期限延長至2031年。新的談判一直持續到2019年1月,之後兩國都沒有對外公布談判的結果,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KF-X項目的繼續前進。

  來源:中國航空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