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稱中國發展衛星致盲能力可癱瘓全球通信系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30 09:07:14  


攻擊衛星戰法有多種。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環球時報編譯英國《每日電訊報》文章,原題“當中國抬頭凝視太空” 

  近年來,美國的太空政策已開始恢復理智,原因很簡單———資金匱乏。美國人似乎也已意識到,他們並沒有可能會令太空武器發揮作用的敵人。目前,我們身處羅馬時代以來最漫長的和平時代,大規模戰爭看似不可能爆發。

  但其中的變數就是中國。沒人知道中國的太空計劃。五角大樓一份新報告強調,最近北京的考量聽起來和50年前肯尼迪的(非理智狂熱)思想頗為相似,偶爾會提及“太空主導權”。有證據顯示,中國可能正在發展致盲衛星的綜合能力。這種打擊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足以立即癱瘓世界通信和運輸系統。

  兩周前的一篇文章推測了中國的太空意圖,呼籲美國應具有更“強大”的軍事太空能力。換句話說,希望看到冷戰時期那種針尖對麥芒式的(爭端)升級。當然,該文章作者是右翼傳統基金會成員,他們的分析總會引起恐慌。儘管如此,我們仍需關注中國的太空動向。

  一大問題是,既然中國已順利地走上陸地主導之路,為什麼還需要太空主導權呢?僅通過向世界其他國家賣東西,中國就能達到希特勒所覬覦的那種帝國地位且無需傷害任何人。這種情況下,進行侵犯是很荒謬的,因為這無異於店主幹掉自己的顧客,有什麼好處呢?

  北京似乎理解這一點,實際上中國並不具備超級大國所擁有的大規模軍事能力。但為何要練習擊落衛星呢?專家認為,中國在太空的行為可能是解放軍中的強硬派和更務實的政治家之間出現分歧的征兆。另一種解釋可能是,真正難以琢磨的並非中國,而是美國。在經濟重心不可避免地向東轉移時,中國有理由擔心美國會做出何種反應。奧巴馬或許令中國人安心,但他們對其繼任者沒有把握。換句話說,由於華盛頓存在不確定性,謹慎規劃太空戰也是有道理的。

  現代社會以多數人無法想象的方式依賴著衛星。太空無疑已成為一種戰略資產。武力保護太空系統是不可行的——儘管狂熱者如是要求,只會發起新一輪軍備競賽。令人感到安慰的是,全球通信和國際貿易讓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鑒於我們都要依賴脆弱的衛星,先進國家——包括中國必須學會共進退,否則將冒獨自沉沒的風險。中國需要被引入國際軌道。其舉動之所以顯得特立獨行,可能就是因為長久以來它就是被如此對待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