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官媒:共和國的利劍,隨時能出鞘禦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3 15:09:27  


新型洲際彈道導彈。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是一支充滿神秘色彩的部隊。他們掌握的各型核導彈與常規導彈,堪稱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維護世界和平的利器。中青在線報道,今天,經過廣大指戰員的不懈努力,有著40年輝煌歷程的第二炮兵完成了實戰能力的“三大轉變”,遂行戰略反擊使命的能力不斷提升。

  樸素名字背後的故事

  第二炮兵簡稱“二炮”。對於這個名稱,不少人存在誤解,以為“二炮”就是比“大炮”小一點的常規武器。2006年的一天,有人問筆者:“您在哪個部隊?”一聽是二炮的,對方笑了——覺得“二炮”土,聽起來就不是幹大事的。

  很少有人了解這個樸素名字的背後,是擁有40餘年輝煌歷程的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自誕生之日起,這支隊伍就忠誠履行神聖的歷史使命,為共和國築起了堅不可摧的和平盾牌。如今,它已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備、射程銜接、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武器裝備體系,具備精確、機動、全天候戰略反擊的能力。

  那麼,這支部隊為何要叫“第二炮兵”?實際上,這完全是出於保密需要。上世紀50年代,面對敵對勢力的“核訛詐”,新中國決心建立自己的戰略核力量。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一次擴大會議上說,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我國從1957年起,逐步組建了戰略導彈的科研、訓練、教學機構;1959年,中國第一支地地導彈部隊正式組建;1966年7月1日,經毛澤東主席批准,戰略導彈部隊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成立。考慮到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使用的稱謂並非“戰略導彈部隊”,而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的“第二炮兵”。

  “三大轉變”鑄就大國重劍

  經過一代代官兵的不懈努力,“二炮”的廣大官兵政治堅定,忠於使命,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和頑強的戰鬥精神,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備、射程銜接、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軍事力量體系,提高了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胡錦濤主席於2006年1月視察某導彈旅時強調,二炮部隊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戰略部隊,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在履行軍隊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