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開發子母式反導武器載具  潛在對手鎖定中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4 17:00:35  


美國陸基反導攔截導彈發射試驗。(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日漸壯大的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又添“新兵”。美國合衆國際社12月16日透露,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的“多重殺傷載具”(MKV-L),12月2日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它的誕生,將令美國潛心打造的反導“天網”更綿密並更具針對性。 

  反導新利器“以一當十” 

  《青年參考》報道,經過10多年的建設,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體系現已初具規模,但應對大規模襲擊的能力依然有限,主要原因在於,美軍目前使用的攔截導彈,每枚彈上僅攜帶1枚用於摧毀來襲彈頭的攔截器(KV),作戰時只能對付1個目標。這樣,當對手發射採用多彈頭技術的核導彈,並釋放酷似真彈頭的模擬誘餌時,便很容易讓反導系統顧此失彼,需要保護的政治、軍事和經濟要害仍舊難逃滅頂之災。 

  面對這種“敵衆我寡”的情況,布署更多攔截導彈顯然不是理想選擇——計算表明,攻擊方增加彈頭和誘餌數量帶來的效益,遠比防禦方擴充反導設施要高。正是出於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提升作戰效率的考慮,美國導彈防禦局(MDA)才在本世紀初,向軍工部門提出了開發新式攔截武器的要求。 

  “多重殺傷載具”的概念相當簡單,就是讓每枚攔截導彈能攜帶複數的攔截器,以便同時打擊多個來襲目標。理論上,如果攜帶的攔截器够多,甚至可以將來襲的彈頭連同模擬誘餌一網打盡,從而免去了識別真假彈頭的麻煩,極大地降低了“漏網之魚”出現的幾率。 

  由於攔截導彈的負載能力固定,“多重殺傷載具”的主要技術難點在於盡量縮小每個攔截器的體積。好在導彈防禦的“主戰場”通常位於大氣層外,不僅環境因素干擾較小,攔截器也可不裝炸藥而單靠動能撞毀目標。在實戰中,每枚攔截導彈搭載的攔截器數量視導彈型號而定,假如體形最大的“陸基攔截彈”(GBI)能容納10至20組,最小的艦載“標准”-3(SM-3)就只能裝載一半到2/3的數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