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向西方頻頻亮劍 再展大國雄威(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30 11:59:50  


俄羅斯圖-95戰略轟炸機群。(資料圖)
  “真正偉大的民族永遠不屑于在人類當中扮演一個次要角色,而是一定要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一個民族若是喪失了這種信念,它就不再是一個民族了。”

  感覺到了威脅?

  “俄羅斯1992年單方面停止了該飛行。但遺憾的是?熏幷非所有國家都效仿俄羅斯拿出相應舉措?熏這對俄國家安全構成一定問題。”8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樣解釋爲何恢複戰略轟炸機的戰鬥值班飛行。

  此番話似乎要向世人表明,俄此舉純屬“被逼無奈和迫不得已”。那麽,俄羅斯到底感覺到了什麽“威脅”呢?

  “近年來,如何應對‘顔色革命’、北約東擴和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對俄形成的三重戰略擠壓已成爲俄羅斯家安全與外交戰略的核心內容和普京對外政策的當務之急。”俄羅斯卡耐基基金會的一位資深國際問題專家對筆者分析說,“俄羅斯發生‘顔色革命’的可能性極小,應對後兩個戰略擠壓就成了俄最高領導人所必須面臨的頭等大事,在這個問題上,普京和他的繼任都已無路可退了。”

  華約解體後,俄曾想以原華約國家作爲戰略防禦的中間緩沖地帶,建立以獨聯體國家爲前沿的戰略防禦縱深。但是,俄的安全戰略構想被北約兩次東擴徹底破壞。北約1999年完成冷戰後第一次東擴,壓縮了俄戰略空間數百公里。2004年3月,北約第二次東擴,吸收東歐7國爲北約成員,俄戰略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戰略防禦縱深後退了兩三千公里。去年11月的北約里加會議還决定,在2008年正式邀請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等國加入北約,幷拉攏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俄羅斯將完全失去西南方向的戰略屏障。

  而比北約東擴更緊迫的威脅是美國要到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美國曾向俄承諾北約東擴後不會在新成員國建立新的軍事基地。但近幾年,美國在歐洲調整軍事部署,加强東部靠近俄邊界的前沿軍事部署,尋求在東歐國家建立新的軍事基地,作爲“備戰”的前進基地,還加快了在波蘭、捷克建立反導防禦系統。美國試圖將東歐國家納入戰略盟友,成爲其在歐亞大陸中部的穩固立足點。而東歐國家倚仗美國支持將采取更爲激進的對俄政策,不停地制造“麻煩”,消耗俄的戰略决策資源和資信,使俄的影響力難以超越獨聯體國家範圍。這一切,都讓普京感覺到了“壓抑”,幷一再提醒美國人要注意俄羅斯人的感受,但美國人却把普京的提醒當成了“耳旁風”……

  “在歐洲部署反導基地的單方計劃也可被歸結爲‘遏制俄羅斯’心態下的行爲。” 8月16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撰文指出,“歐洲反導基地……是美國部署在俄羅斯(和中國)周邊的全球反導系統的一部分。……面對戰略層面上的挑戰,應該在戰略層面上做回應。”

  俄羅斯的一系列“回應”,在專家看來,是要通過此舉讓歐洲知道?熏和美國人在一起幷不安全,讓歐美分開,最終拖延反導的部署時間。值得一提的是,俄美關于反導問題的第一輪磋商于不久前無果而終?熏第二輪磋商將于9月舉行?熏俄美國防部長和外長的四方磋商也將于10月舉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