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美軍F117A戰機黯然出局 並非無懈可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4 11:48:17  


F117A隱形轟炸機。(資料圖)
 

  其二,高技術兵器的靶場試驗資料並不完全代表它的實戰能力。道理很簡單,單個兵器、單項技術的對抗,與敵我之間全方位和所有(不光是高技術,也有中、低技術)武器系統的對抗不可同日而語。

  記得當年越戰,一開始,越軍的防空力量主要是普通高炮,夠不著美軍的戰機,防空作戰收效甚微。後來他們的部署編成中有了蘇制地空導彈,逼得美軍戰機不得不低空和超低空突防,這就為普通高射火器提供了用武之地。戰後的統計表明,越戰期間越軍共擊落美機4033架,其中3883架是被高炮和高射機槍擊落的。

  平心而論,當時越軍的技術落差是非常明顯的。但由於他們是在用整個系統、用高中低技術相互依傍的“並存”效應和強敵對抗,使美軍的空中力量不能有恃無恐,出演了哀兵制勝的歷史活劇。這既說明高技術條件下,中低技術的一方並非只有招架之功;更證明高技術兵器有時也必須無奈地就範於中低技術兵器營造的戰場。

  其三,“不對稱”戰爭,必須尋覓“不對稱”的戰法。F117A所以折戟沉沙,是因為它太相信自己的隱形功能,太相信自己有金剛不壞之身。須知,越是高技術兵器,就越不可能像一支槍、一門炮那樣,具有較大的簡易性和相對的獨立性,就越需要借重編成及保障機制上的系統性。

  因之,其系統鏈條上的薄弱環節,便可能是對手歪打正著的著眼之點和發力之處。既然你的特別之處是隱形,是“單向透明”,當然我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攻破你的隱形,令你武功全廢。

  “不對稱”戰法就是不按你所希望的遊戲規則出招,力避與強大對手佔優勢的高技術領域作狹路相逢之爭,而是抓住高技術兵器與生俱來的某些缺陷,發揮中低技術避短揚長之潛能,作批亢搗虛的鬥法。F117A的出局,並不是它的隱形技術已經過時,而是它沒有周延地考慮到與某些中低技術搡撞的可能性。結果,被敵窺破玄機,“單向透明”的技術設計成了無可遁形的自我嘲諷。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蝙蝠俠”的風光已成為過去式。生產F117A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第四代F-22猛禽戰鬥機已經粉墨登場。據說,它擁有更強的隱形和超一流的作戰性能,可輕鬆替代F117A執行的所有任務。但是,F117A黯然出局的原因,究竟是軍火商出於商業目的而故意留下了技術漏洞,抑或是五角大樓某些將軍們戰略思維上的閃失?恐怕都只能暫付闕如。

  總之,到2008年,兵器愛好者們就只能到航空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去叩問“蝙蝠俠”的崢嶸歲月了。(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