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軍費“達標”,北約各國為何步調不一
http://www.CRNTT.com   2023-11-17 09:48:11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意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日前表示,意大利不可能按照北約的要求,在2024年實現將軍費開支增加到占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目標,即使到2028年也很困難。根據北約的估計,意大利今年的軍費開支將相當於該國GDP的1.46%。這一比例明年和後年將相繼降至1.38%和1.26%。

  在北約內部,像意大利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去年僅有美國、英國、波蘭等6個國家達標。按照北約原來的設想,到2024年預計至少19個成員國達標。現在看來,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顯然並不現實。美歐雙方圍繞軍費開支問題的分歧,只怕會越來越多。

  歐洲盟國軍費開支不達標並非新問題,自北約創建後就一直存在。北約在冷戰時期形成的中心-邊緣結構,一直延續至今。在這個結構中,美國位於聯盟中心,不僅主導北約的決策與行動,也承擔了北約60%到70%的軍事支出,歐洲國家則處於邊緣和從屬地位。在冷戰結束後,這種格局雖有所調整,但未有根本性改變。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曾強烈主張歐洲盟國增加軍費開支,甚至不惜以退出北約相威脅。一些歐洲國家卻認為,這樣的安排雖然會在政治利益方面付出一定代價,但可以通過“搭便車”來確保自身的經濟與安全利益。在這種依賴心理作用之下,這些歐洲國家或故意拖延時間,或打模糊牌,寧願忍受美國的持續責難也不願意實質性增加軍費。

  冷戰結束後,國際安全形勢整體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大勢,歐洲國家缺乏增加軍費的內在動力,員額削減、裝備老化是許多歐洲國家軍隊的常態。近年來,歐洲大多數國家均面臨政治極化、經濟增長乏力、福利難以為繼、難民與非法移民增加、社會持續分化對立等問題,無法將更多財力投入到軍事領域。雖然俄烏衝突刺激了一部分歐洲國家增加軍費,但除了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等少數國家外,多數北約成員國對增加軍費缺乏足夠的熱情。面對美國的壓力,要麼沉默以對,要麼就是口惠而實不至,既不願犧牲自身的經濟與財政資源為他國作嫁衣,也不願額外承擔美國借北約之名所指派的防務任務。隨著俄烏衝突久拖不決,不少國家對增加軍費和援助烏克蘭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疲憊心理。

  對美國的質疑,也是一些歐洲國家拒絕增加軍費的重要原因。美歐雖是盟友,近年來卻齟齬不斷。從“北約東擴”引發地緣政治危機,到歐洲公司被制裁打壓,再到歐洲多國領導人遭到無差別監視監聽,意識到自身利益受損的歐洲正與美國日益疏遠,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發出“歐洲已經不再天真”的感嘆。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能源價格飈升,美國卻借機倒賣油氣牟利。美國種種做法均令許多歐洲國家心生不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