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空軍大力推動任務式指揮透視
http://www.CRNTT.com   2023-08-25 11:12:40


 
  要實現作戰方式的變革,須臾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撐。近年來,隨著技術迭代升級,外軍各層級指控系統建設速度變快,輔助決策能力大大提升,構建分布式決策節點成為可能。敏捷開發和智能決策技術的發展,幫助軟件快速交付,提升了下級機構決策能力。先進戰鬥機廣域傳感、通信能力大大提升,各類作戰平台未來可以自行構建起鏈條更短、更靠近末端的“OODA”循環鏈路。同時,隨著輕型化平台末端指控能力的提升,將使得小平台在機動性強的基礎之上,控制協調和決策能力大大增強,將有力支撐“OODA”循環的運轉速度提升。

  當前,隨著聯合全域作戰不斷深化發展,客觀要求在任務層面上要實現多個作戰域作戰力量之間的密切協同。而面向聯合全域作戰,美空軍需要與其他軍種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為了融入整個聯合全域作戰體系,美空軍全面轉向任務式指揮也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任務式指揮會帶來什麼影響

  美空軍全面轉向任務式指揮會給自身以及未來戰場帶來哪些變化呢?

  “泛在中心”指控形態,使得體系韌性增強。任務式指揮通過構建“泛在中心”指控形態,使得決策中心從原來的核心節點,演變為無數個泛在的指揮控制節點,提高了指揮體系的生存能力。一方面,通過決策中心的分布式部署,增加了對手攻擊的難度。在部分指控節點被摧毀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通過組合維持作戰體系運轉,提升了作戰體系的韌性。另一方面,通過指控能力的泛化,“哪兒都是核心,哪兒又都不是核心”,極大地增加體系破擊複雜度,提升了體系的生存能力。

  “分布進攻”組織模式,使得作戰指揮攻其不備。任務式指揮通過“以決策為中心”構建了從指控核心節點、作戰基地到作戰平台的多層級的決策中心,在進攻維度形成“分布進攻”的組織模式,使得對手猝不及防,難以應對。一是對時空相對分散的兵力,在統一作戰意圖的約束下,通過分布進行控制,達成在隱蔽意圖的情況下,形成兵力的靈活自主性和作戰意圖的突然性。二是在兵力分散的狀態下,通過指揮控制能力的泛化,實現跨域作戰能力的融合。以美空軍當前力推的穿透性制空為例,其通過在多方向分布式作戰,能夠大大地提升作戰意圖的不確定性,讓對手防不勝防。

  “OODA”循環運轉優勢,實現作戰行動以快打慢。任務式指揮通過作戰組織形態的變革,帶來“OODA”循環各個環節能力的提升,實現以快打慢,以優制劣。在觀察環節,增加了對手探測的難度;在判斷環節,增加了對手判斷的複雜性,降級了對手判斷能力;在決策環節,提供了更強的決策能力,加速了己方決策速度;在行動環節,增加了行動的選項,增加了對手防禦的難度。此外,任務式指揮變革了“OODA”循環運轉方式,使得各個層次的“OODA”循環之間能夠實現更好地銜接,加速了多層級“OODA”循環的協同運轉,在整體作戰指揮上具備了以快打慢的優勢。各層級循環發生的主體產生變化,使得行動中“OODA”循環可以並行地運轉,帶動更多的任務層“OODA”循環運轉,作戰指揮能力大大提升。另一個變化是各層級“OODA”循環的決策權限和方法發生了變化,更多的作戰活動可以不通過上一級“OODA”循環,直接進行決策,加快了己方循環速度。任務式指揮使得美空軍作戰能力增強,美空軍正企圖在作戰中讓對手看不懂、摸不透、打不著、防不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