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更好享受數字醫療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23-07-05 08:35:52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全球衛生健康行業正在進入數字醫療時代。在早期階段,數字醫療主要涉及數據分析、電子醫療和移動醫療技術。美國早在100多年前就有診所建立了患者個人醫療檔案,用於查詢診療記錄。從20世紀40年代起,統計方法開始大量應用於醫療診斷,許多大學建立醫學實驗室進行臨床數據分析。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AI智能出現於藥品生產和醫療服務領域。2000年後AI醫學成像技術進入臨床,機器人參與手術治療。近十年來,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各國遠程醫療飛速發展,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線上診療服務爆發式增長。
  
  根據美國斯坦福數字醫療中心的劃分方法,數字醫療技術分為五類:一是AI智能,即機器學習和算法。例如計算機醫學成像、醫療檔案的自然語言處理,AI在診療和開處方藥等方面的應用。二是健康管理IT系統,主要是指電子病歷,包括客戶健康信息的註冊和數據流管理,可為醫療機構提供自動化的數據支持,為遠程醫療提供互聯網解決方案和雲服務。三是遠程醫療和網頁APP應用,包括平台線上服務、雲支撐軟件和社交媒體等。四是新的臨床治療模式應用,包括遠程手術和病人遙控監測等。五是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環、心電監測和虛擬耳機等新型移動傳感設備。
  
  此外,數字技術在基因重組和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也突飛猛進,數字醫療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一個新興行業。據統計,2022年全球數字醫療市場的收入額為2100億美元,未來預計年增速將高達18%。
  
  北美是數字醫療市場最為發達的地區,在遠程醫療和數字設備生產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例如,美國的Teladoc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聯網醫療服務商,其在線平台客戶有近1億人,提供遠程診療、咨詢和藥物配送等一體化服務。加拿大正在推廣全國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立統一格式的個人電子檔案,推動全國數據共享。歐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場。在英國,國家衛生服務系統已推行電子病歷制度,居民可通過手機APP獲得預約門診、獲取醫療建議和健康監測等服務,也可通過手機或電子郵件接收醫生開具的電子處方。經歷新冠疫情衝擊後,歐盟委員會充分認識到推行數字醫療的重要性,2021年提出51億歐元的投資計劃,用於跨國數字醫療協作。亞太地區則是新興市場,伴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和數字經濟崛起,近年來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中國和印度是數字醫療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
  
  展望未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革命,將進一步引領醫療健康行業的巨大變化:通過網絡視頻和AI成像,醫患之間的遠程互動將改變傳統的線下服務模式;具有算法功能的智能手機將成為居民健康數據記錄、識別和監測的便攜工具;生物標誌物技術的應用將使得疾病分組更加精細;植入式數字設備和基因重組技術也將進一步挖掘人體健康潛能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