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報告揭美高校黑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23-04-13 12:51:55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據新華網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州2020年啟動的“真相”調查項目11日發布一份長達500頁的報告,內容令人咋舌:明尼蘇達大學創辦者在19世紀對當地原住民實施“種族滅絕”和“種族清洗”,將其家園和資源據為己有,在往後上百年又借辦學名義將這段黑歷史“洗白”。

  這不是孤例。美國一些“獨立媒體”近年報導揭露了美國多所大學劣跡斑斑的發家史。原來,不少學校今日的榮光竟是建立在當年大肆掠奪印第安原住民的土地、財富與生存權利基礎上。

  揭開黑暗“建校史”

  這份報告是“真相”項目的最新發現,由明尼蘇達州印第安事務委員會與明尼蘇達大學合作推進。項目全稱是“促進認同與大學-部落和解”,英文縮寫“TRUTH”,拼寫剛好與英文單詞“真相”相同。

  按照明尼蘇達州印第安事務委員會執行主任香農·格斯希克的說法,這份報告的發布意味著第一次有一所美國大型高校就其對待原住民的歷史進行“批判性審視”。

  “‘真相’項目撕開了一個口子,揭開了我覺得許多人毫不知情的故事。”格斯希克說。她來自明州北部一個印第安人原住民部落,在明州保護和促進原住民權益的機構任職。

  報告從相關歷史檔案、口述歷史等來源入手,嘗試“從印第安原住民的視角”重新審視明大與明州原住民部落之間的歷史糾葛。

  雖然明大參與推動出台這份報告,似乎顯示大學對其不甚光彩的建校歷史有意反省,但對於報告中提出的糾錯和補償建議,並未明確表示是否會采納,只是在聲明中感謝調查研究人員“講述真相”。

  “真相”項目在“獨立媒體”一系列相關報導產生的輿論效應下出台。2020年,科羅拉多州一家由非營利組織出版的雜誌《山地新聞》發表系列報導,揭露美國多所大學當年如何利用1862年《莫裡爾法案》侵占屬於原住民部落的土地、靠租售這些土地所得收益積累“辦學”資金。明大建校之初的黑歷史也因此被揭開,涉及美國內戰期間一場種族滅絕事件“達科他戰爭”。

  1862年8月,生活在明尼蘇達河沿岸地區的印第安原住民族群“達科他人”與美國聯邦政府軍隊發生武裝衝突,起因是達科他人的土地被美國政府占用,傳統生活方式受到侵襲、生存受到威脅,酋長帶領族人起義,遭聯邦軍隊鎮壓。

  同年年底,聯邦政府絞死一批被控參與起義的達科他人,又將這個部落其餘人投入牢獄或驅逐到明尼蘇達州以外,結束了這場戰爭。根據同年頒布的《莫裡爾法案》,聯邦政府向各州撥贈國有土地,而各州需用租售土地所得收益建設一所農工專業學院。根據該法案,達科他人在明尼蘇達州的原有領地被當權者瓜分,其中包括明大創辦者,他們通過出售和租賃土地獲取巨額收益,其中超過5億美元被用作明大建校資金。

  調查還發現,明大一個永久性信托基金迄今控制大約6億美元資金,那些財富來源於明大通過頒發所占原住民土地“特許使用權”用於鐵礦開採、木材銷售所得收入。

  僅僅“觸及皮毛”

  報告指出,明大多年來未能向學生如實講述本校靠掠奪原住民土地發家的黑歷史。報告說,明大創始人“為牟取錢財對原住民群體施以‘種族滅絕’和‘種族清洗’,讓這所大學充當空殼企業,洗白(所奪)土地和資源”。

  報告敦促明大採取更多措施增進原住民權益,包括“補償、講述真相、改變政策和革新司法程序”。

  據美聯社報導,直至最近幾年,明大才開始採取一些補償性措施。

  2021年,明大推出一個助學項目,對明州11個獲聯邦認定的原住民部落就讀明大的學生減免學費。現任校長瓊·加貝爾在學校管理層設立高級職位,負責處理原住民相關事務、促進大學與原住民部落關係,並與部落領袖定期舉行面對面會晤。

  不過,格斯希克和明尼蘇達州印第安事務委員會認為,明大本可以做得更多。比如,該委員會一直呼籲明大擴大上述助學項目,讓更多原住民學生受益。

  “這是一個挺好的開始,但不該就此結束。”委員會主席羅伯特·拉森說。

  按照拉森的說法,11日發布的報告在揭露明州剝削原住民的歷史方面僅僅“觸及皮毛”,各家學校大多“忽視”相關歷史教育,公眾也基本上對此一無所知。(沈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