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給伊拉克帶來的是分裂和苦難”
http://www.CRNTT.com   2023-03-20 15:06:00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據人民網報道,美國濫用武力,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并強推所謂“民主改造”,導致伊拉克陷入戰亂、社會分裂、衝突頻發,當地民衆遭遇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2003年3月20日,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以所謂“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入侵伊拉克,給伊拉克民衆造成巨大傷亡和財產損失,而美國所宣稱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不見蹤跡。20年來,戰爭給伊拉克帶來的嚴重創傷至今難以平複。本報記者近日探訪伊拉克,了解當地民衆的生活境況。

  “他們摧毀了學校,摧毀了道路,摧毀了我們的生活”

  走進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南部的城市納傑夫,隨處可見的是破舊的磚瓦房和棚戶房。30歲的穆罕默德·阿裡提起伊拉克戰爭,眉毛都擰到一起。他對記者說:“美國人來的時候許下一堆諾言,結果什麼都沒有兌現。他們摧毀了學校,摧毀了道路,摧毀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們一無所有。”

  戰爭爆發後,阿裡被迫輟學打工,至今依然靠打零工為生,每天賺的錢根本不够維持全家生活,只能省吃儉用。他說:“我們歡迎各國投資者來伊拉克,但我們不歡迎侵略者!”

  當地住戶薩義德來自摩蘇爾,他告訴記者,自己的童年是在恐懼和驚嚇中度過的。“伊拉克戰爭期間,我多次目睹美軍暴行。我一個同學的父親是大學歷史系教授,有一次他開車在路上正常行駛,只是因為沒有及時給後面的美軍坦克讓路,就被當場碾壓。”2014年,摩蘇爾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占領,直到2017年才被收複。薩義德和家人在戰亂中顛沛流離,輾轉來到納傑夫。他說:“戰爭的創傷至今讓伊拉克人民難以呼吸。我們一家人無處可去,只能在違章搭建的棚戶區居住。”

  在巴格達市中心的解放廣場,來自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的一位老人穆斯塔法告訴記者,20年來,解放廣場見證了伊拉克經歷的戰爭和動蕩。2019年,這裡發生過汽車爆炸,導致5人死傷。去年7月,這裡發生示威游行,示威者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導致數十人受傷。<nextpage>

  如今的解放廣場已修葺一新,游人在廣場上散步,一群小朋友光腳在草地上踢足球。穆斯塔法說:“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只有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經濟社會才有可能實現發展。經歷過了動蕩,我們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基礎設施被毀,文物被洗劫,經濟發展倒退”

  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導致大量平民死亡,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戰爭代價”項目顯示,自2003年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至今20年間,有18.5萬至20.8萬伊拉克平民死於戰爭,受到戰爭本身和“戰爭後遺症”殃及的伊拉克家庭、民衆數以千萬計。

  美軍在戰爭中使用國際公約禁止的彈藥,造成的影響至今仍無法消除。一份來自荷蘭和平組織PAX的報告顯示,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違規在伊拉克平民區周邊使用了約1萬枚貧鈾彈,嚴重危害民衆生命健康和當地生態環境。據聯合國估計,如今伊拉克仍有約2500萬枚地雷和其他遺留爆炸物需要清除。此外,美軍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原則,制造了多起虐囚事件。伊拉克媒體指出,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違反國際法的罪行,構成對人權的系統性侵犯。

  伊拉克政治學者阿米爾·薩阿迪說:“美軍在伊拉克大量使用白磷彈和貧鈾彈,導致畸形嬰兒、癌症病例激增。這些武器帶來的影響將持續數百年。”伊拉克放射性污染專家阿扎維認為,美國在伊拉克的兩次軍事行動中使用的貧鈾彈導致100多萬伊拉克民衆受到輻射影響。據統計,伊拉克如今有高達15%的城市出生兒童患有先天缺陷,其中5%的兒童夭折。

  來自伊拉克薩拉赫丁省的大學生阿姆魯告訴記者,伊拉克戰爭帶來的傷痛伴隨著他的成長。“基礎設施被毀,文物被洗劫,經濟發展倒退,貧鈾彈等化學武器帶來的傷害更將持續影響我們幾代人。”阿姆魯說,他自己就曾經被化學武器灼傷,經過很長時間的治療才恢複。<nextpage>

  伊拉克國民議會議員馬阿德·梅茲爾表示,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初,很多伊拉克民衆以為“迎來了希望”,沒想到,“美國給伊拉克帶來的是分裂和苦難。現在,我們沒有電,沒有水,沒有工作,沒有人才,沒有工廠……”

  “美國所謂的‘自由民主’在伊拉克嚴重水土不服”

  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不僅給伊拉克帶來了長期混亂和深重災難,而且對地區和世界局勢造成持久而深遠的負面影響。沙特阿拉伯主流媒體《阿拉伯新聞》刊發文章認為:“伊拉克戰爭對伊拉克造成的傷害至今沉重,美國所謂的‘自由民主’在伊拉克嚴重水土不服。”

  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廣大認為,伊拉克戰爭嚴重踐踏了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美國在伊拉克強推所謂“民主改造”,嚴重破壞伊拉克政治生態,安全形勢也不斷惡化。

  複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指出,美國繞開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奉行“強權就是公理”“霸權高於主權”的霸權思維,導致中東地區衝突不斷。

  “對美國無休止的戰爭說不”“停止戰爭撥款”“修建學校而不是制造炸彈”……3月18日下午,數百名反戰人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白宮北側拉斐特廣場舉行集會,敦促美國政府反思伊拉克戰爭,呼籲美國關停“戰爭機器”。

  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的一篇文章指出,“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在21世紀初的原罪”,這是一場在錯誤假設下進行的戰爭,不但損害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還損害了美國政府在民衆心中的信譽。

  英國《衛報》的分析文章認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有其黨派政治因素,伊拉克戰爭又使得美國的黨派政治更加極化。<nextpage>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諾姆·喬姆斯基在接受微軟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指出,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教科書級的反人類罪”。然而,令人震驚的是,20年來,美國主流社會至今沒有承認這一罪行,反而將其粉飾美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