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媒:俄烏衝突或改變未來城市戰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2-08-30 16:41:39


 
  更深層的趨勢也是原因之一。直到21世紀初,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都還多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然而現在,全球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鎮地區,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三分之二。在一些地區,這個數字還要更高。

  城市的規模正變得越來越大。儘管自古以來在城市內部和周圍發生交戰並不鮮見,但戰爭很少發生在規模如此之大和復雜程度如此之高的城市裡。

  此外,在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同時,軍隊規模卻在縮水。《21世紀的城市戰》一書作者、沃裡克大學的安東尼·金指出,過去是“大軍圍城,在城市周圍和內部形成大片戰線”。80年前,近50萬人參與了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座城市的戰前人口約為40萬。而如今,“城市包圍了武裝部隊”。2016年的時候,祗有不到10萬人攻擊擁有170萬人口的摩蘇爾。

  環境復雜作戰困難

  城市戰素以破壞力強大和殘酷而著稱。城區提供了大量藏身之地,因此交火可能發生得非常突然且距離很近。建築物可能布有地雷和詭雷。作戰人員需要時刻保持警覺。平民的存在讓一切難上加難。一名歐洲軍官在被問及他願意在哪裡作戰時說:“我可以摧毀一片森林。但我沒有摧毀一座城市的權限。”

  現代的爆炸性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冷戰時期在歐洲平原進行作戰而設計的。“對武裝暴力採取行動”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在人口密集地區使用這些武器,每10名傷亡人員中至少有9人可能是平民。

  在摩蘇爾,美國的空襲以極高的精準度擊中建築物,但叛亂分子可以逃到其他地方——然後又是一波空襲。美國陸軍少校阿莫斯·福克斯指出,其結果就是炸彈挨家挨戶地跟著敵人走。摩蘇爾有1萬多平民喪生,其中約三分之一是被美國領導的聯軍殺死的。

  城市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們往往會延伸到地下。在馬里烏波爾,藏身於亞速鋼鐵廠地下網絡中的烏克蘭防禦部隊數月來牽制住了處於優勢地位的俄軍。

  西方軍隊所依仗的許多新技術在地下根本起不到作用,包括衛星導航和無人機監視技術在內。它們在地表也不一定能發揮作用。高樓之間的“城市峽穀”可以干擾無線電信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