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多次發射失敗 美高超音速導彈研製欲速不達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16:50:33


美軍“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原型開發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6月29日,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聯合進行的高超音速導彈系統飛行試驗以失敗告終,原因是點火後出現問題。這是美陸軍和海軍“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C-HGB)項目的第四次飛行試驗和第二次失敗。分析人士指出,這兩次失敗,可能導致相關武器系統的服役時間推遲。

  據美國媒體報導,此次飛行試驗為“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項目的首次“綜合飛行試驗”,即對整個導彈系統進行首次試驗。該系統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新型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動力系統公司生產的“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組成,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系統整合。美國防部發言人稱,導彈系統在點火後發生異常,項目團隊正在調查原因。截至目前,美方尚未說明問題出在助推段還是滑翔段,但多數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失敗可能發生在助推段。

  “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是美陸軍先進高超音速武器(AHW)項目的延伸。AHW已完成兩次測試,一次成功,一次失敗。第一次是2011年從太平洋導彈靶場向誇賈林環礁發射,導彈飛行了約4000公里。第二次是2014年將導彈射程延長至6000公里進行測試,結果在發射後幾秒內爆炸。

  基於AHW項目的研究成果,美海軍著手推進“常規快速打擊”項目,並於2017年10月成功進行首次測試。當時,該導彈從夏威夷太平洋導彈靶場發射,命中誇賈林環礁,射程約3700公里。此後,美國陸軍也加入該計劃,共同研發“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項目。

  美陸軍和海軍基於“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項目衍生出兩型武器,分別為“遠程高超音速武器”和“遠程常規快速打擊”高超音速導彈。它們採用相同的雙錐體構型“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和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由美陸軍和海軍聯合研製。其中,美海軍負責滑翔體設計、火箭發動機研製及武器系統集成;美陸軍負責統籌滑翔體生產。同時,雙方各自研製發射系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