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你的身邊有我們,你的背後是祖國!”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12:48:33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

  這是一次在戰火之中的愛心傳遞。

  3月21日上午,兩架接返自烏克蘭撤離中國公民的臨時航班安全回到國內。至此,已有19架接返自烏克蘭撤離中國公民的臨時航班安全回國。

  鮮艶的五星紅旗,指引著回家的方向。

  烏克蘭緊張局勢不斷升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牽掛每一位在烏同胞的安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多次過問,要求全力確保中國公民的安全。外交部和有關駐外使領館立即行動起來,一次大國領事保護行動迅速展開。

  堅定有力、安全有序。這場國家行動,深刻彰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能力與擔當,充分展現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理念和價值。

  全力部署,努力確保中國公民安全撤離

  在烏中國公民約有6000人,包括中資企業人員、華僑、個體從業人員以及2700多名留學生,分散在烏克蘭各地。他們是中烏兩國交往合作的友好使者,更是血肉相連的手足同胞。

  烏克蘭局勢動蕩以來,遵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外交部迅速啟動領事保護應急機制,在密切跟蹤形勢發展、與各有關國家保持密集外交溝通的同時,指導中國駐烏克蘭使館、駐敖德薩總領館制定了緊急情況下保護、撤離在烏同胞的應急預案,並及時向在烏同胞發出安全預警和提醒。

  2月24日,俄羅斯宣布在烏東地區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烏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形勢驟變,外交部12308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即刻全面增派人手,第一時間處理同胞各類需求。中國駐烏克蘭使領館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利用各種渠道及時發出安全提醒,組織開展公民登記。

  前後方互動不分晝夜,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危急時刻,力爭與所有在烏中國同胞建立聯繫,為下步撤離行動做好準備。

  “祖國就在身後,使館就在身邊!”駐烏克蘭大使範先榮通過視頻向在烏同胞傳遞信心。駐敖德薩總領事宋利群廣泛組織動員安全保護和準備撤離事宜。

  危局之中,讓每一個同胞安全撤離,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戰事的發展和激烈程度,讓最早制定的空中、海上撤離預案一時間難以實施,陸路撤離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案。在黨和政府以及我國駐烏克蘭和周邊國家使領館緊鑼密鼓的組織和安排下,最終決定組織烏境內中國同胞全部向西撤離至周邊國家,再安排臨時航班回國。

  2月28日,兩國停火的“安全窗口期”短暫出現。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指揮下,外交部指導駐烏克蘭使館、駐敖德薩總領館抓住時機,爭分奪秒開始集中撤離行動。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話時專門強調,希望烏方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在烏中國公民安全,並為中國公民撤離提供保障和便利。

  戰亂之中,大量民眾西撤,一車難求,秩序混亂。我駐烏克蘭使領館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全部資源,克服種種困難,租到數十輛大巴。同時,使領館還引導當地僑胞、中資企業開展自助互助,積極幫扶留學生,以自駕、跟車隊等方式有序撤離。

  在使領館的精心組織之下,大批散居在烏各地的同胞前往使領館集中,搭乘使領館車隊,分散向周邊鄰國安全區域轉移。在中國撤僑車隊陸續從基輔、敖德薩開向烏與各國邊境途中,自駕撤離的中國同胞不斷加入進來。

  撤離路上危機重重。據一名護送88名留學生乘大巴前往摩爾多瓦的駐烏克蘭使館工作人員介紹,當天發車不到一小時,前方就發生了3起炸彈爆炸。一路上,大家經歷至少15道關卡。使館外交官一路護送、交涉,為同胞的撤離打開一條條“生命通道”。

  3月1日,自基輔前往烏西部及鄰國的專列開啟。駐烏克蘭使館及時發出公告,呼籲我公民結伴搭乘烏方專列撤往烏西部鄰國。使館還派出專人赴基輔火車站24小時駐守,協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分手道別,一聲“珍重”,訴不盡手足牽掛,道不完家國親情。

  駐敖德薩總領館組織安排停泊在港口的4艘國際航行船舶上的60多名中國船員安全撤離,積極協調領區內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大學,及時派出大巴,克服大橋被炸、交通中斷等困難,將68名中國留學生安全送至敖德薩,隨後一同組織撤離。駐敖德薩總領館還將租用的20餘輛大巴車緊急調往基輔,協助駐烏克蘭使館開展撤離行動。

  烏東地區戰事膠著,集中撤離行動難度最大。在哈爾科夫,3月3日,經全力做工作,一輛撤離專列火車將我在該市的最後一批180多名學生全部送往烏西部安全地帶。在炮聲隆隆的蘇梅地區,經過多日圍困之後,3月8日,蘇梅地區115名中國留學生在使館統一組織下,分乘4輛大巴安全撤出。

  短短數日,5200多名同胞安全撤離至周邊多國。除一人在自駕途中遭遇槍擊受傷、並已治療無虞之外,其餘人員全部平安,做到了戰亂撤離行動的“無死亡、無群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