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俄軍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基地有多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22-03-07 09:33:22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基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36年。當時,條頓騎士團在這裡建立一座名為“因斯特堡”的城堡,後來城堡周邊開始有人聚居,當地亦被稱為因斯特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屬德國的因斯特堡成為蘇聯的一部分,1946年改名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克”。

  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基地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擔任俄羅斯“前沿哨塔”,有著非比尋常的戰略意義。其所在的加裡寧格勒州南鄰波蘭,東北部和東部與立陶宛接壤。1989年東歐劇變和接踵而至的蘇聯解體,令曾經“一條戰壕裡的戰友”波蘭乃至“蘇維埃大家庭成員”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國獨立,導致加裡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分離,成為主要靠海空交通聯繫的“飛地”。

  此後,北約先後5次東擴,大大擠壓了俄羅斯在西線的戰略空間。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基地借助“飛地”之勢,將俄羅斯的戰略縱深挺進了約500千米。在俄羅斯與美西方的博弈中,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基地就像一枚嵌入北約的“鋼釘”。

  2007年5月,針對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俄軍方就開始著手為駐扎在該基地的第152近衛獨立導彈旅換裝“伊斯坎德爾-M”導彈。這款導彈射程達500千米,可覆蓋波蘭全境、德國東部和捷克北部地區。2018年10月29日,以色列圖像衛星國際公司公布的衛星圖顯示,該旅又換裝了最新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截至2021年,加裡寧格勒州駐軍總兵力超過1.4萬人,包括近衛獨立第11集團軍、空天軍地空導彈第22團等單位都駐扎在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基地。 

  來源:解放軍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