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解讀:艦載直升機製造有多難
http://www.CRNTT.com   2021-11-12 10:07:44


艦載直升機進行著艦訓練。資料照片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前不久,在“軍隊-2021”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由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研發的卡-52K艦載直升機甫一亮相,就以先進的電子防護對抗系統和超強的防腐蝕性能,引起廣泛關注。

  別看卡-52K艦載直升機和陸基直升機在外形上沒有什麼太大差別,但技術創新難度不可同日而語——從1997年卡莫夫設計局的首架卡-52原型機實現首飛,到試驗改進後投入量產,再到2012年啟動卡-52K艦載直升機生產,前後長達15年時間裡,該設計局科研人員攻克了成百上千項技術難題。

  艦載直升機製造是一項世界性難題。時至今日,只有俄羅斯、英國、意大利等少數國家能夠自主研製艦載直升機。那麼,艦載直升機為什麼難造?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題?請看海軍航空大學飛機教研室副主任劉旭的解讀。

  難點一:空間限制

  艦艇“肚子”裡塞飛機

  1936年夏天,德國不來梅市郊區的直升機製造廠,一架頭頂兩個旋翼的飛行器首次試飛。垂直升空、空中懸停、橫向飛行……一系列飛行特技讓現場觀眾興奮不已。

  不久後,一款外形奇特的飛行器,出現在二戰時期的緬甸戰場。它不僅能懸停在叢林上空指引盟軍前進,甚至不費吹灰之力從日軍眼皮底下救出傷員……自此,軍用直升機受到各國軍隊的青睞。

  當各國軍隊在陸空領域發掘直升機應用前景時,德國海軍卻將目光放在海空戰場,緊鑼密鼓地開展“軍艦上使用直升機”方案論證。

  1942年的一天,波羅的海上空,一架“敞篷式”雙旋翼飛行器掠海飛行。飛行器艙室內,飛行員屏氣凝神,小心翼翼地操控飛行器,逼近德國海軍巡洋艦的起降試驗區。艦船上,科研人員的心提到嗓子眼。只聽“砰”的一聲,飛行器降落在艦船指定區域,直升機首次著艦測試宣告成功。

  這是德國科學家安東·弗萊特納研製的第一款FL-282艦載直升機。早期,這款艦載直升機發動機動力不足,外形設計像是鋼管和木板拼接起來的。雖然體形較小、方便著艦,但只能執行簡單的運輸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