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加速推動核力量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1-11 11:43:36


 
  特點——

  堅持非對稱制衡思想,注重提高生存能力

  俄軍在推進“三位一體”核力量現代化進程中,結合其國情軍情,在研製核武器思路、提高核武器性能、調整核力量結構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顯著特點。

  用“非對稱”制衡思想指導研發新型撒手鐧裝備。在新興軍事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俄軍尤其注重高新科技對非對稱作戰的賦能作用。在高新戰略武器研發上,俄軍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不斷研發運用高超音速、無人自主系統和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加速核武器更新換代,以求獲得非對稱優勢。俄研發的“先鋒”戰略導彈,飛行速度超20馬赫,具有大幅機動能力,能夠從任意方向和不同高度接近目標,有效規避敵方反導系統探測,達到快速隱蔽突防效果。“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則具有優異的隱身性能,能長時間自主深水航行,可攜帶200萬噸當量的核戰鬥部,足以摧毀敵大型沿海城市、海軍基地和航母編隊。俄軍“亞爾斯”新型洲際導彈,運用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彈道變軌技術、主動式電子干擾技術和紅外干擾技術等,性能非常先進。

  把提高戰略核力量生存能力擺在首位。為確保具備有效的核威懾能力,在國家遭受侵略時能夠實施有效的迎擊和還擊,俄軍在推進核武器現代化進程的同時,還多措並舉提高戰略核力量生存能力。這些措施包括增加機動型洲際彈道導彈部署比例,對核彈頭、運載工具和發射裝置進行抗核加固,在戰場布局上實行隱蔽、分散部署,以及加強核力量日常演訓提升快速反應能力等。“白楊-M”“亞爾斯”彈道導彈採用了獨特的多層結構殼體技術,可有效屏蔽核電磁脈衝的輻射能量。俄海軍還在維柳欽斯克、北莫爾斯克等地為戰略核潛艇建造可以抵禦炮彈、導彈甚至核打擊的鋼筋混凝土堡壘。

  注重完善“陸海並重、空基補充”的核力量體系。俄軍“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目前,俄軍52%的核彈頭被部署在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上,約35%的核彈頭部署在核潛艇上,其餘13%則部署在重型轟炸機上。近年來,俄軍根據外部威脅變化和國力現狀,適時調整核力量結構組成,在保持陸基核力量主體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海基核力量比重,同時保持空基核力量的穩步發展。有報道稱,2050年前,俄可能會將海基戰略核力量在其“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中的比重提高到7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