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想借船廠“重返蘇比克灣” 暗藏禍心
http://www.CRNTT.com   2019-06-28 10:32:41


 
  香港《亞洲時報》曾分析稱,美軍撤出蘇比克灣以後,菲律賓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最脆弱環節。菲律賓與台灣島相望的巴士海峽,是中國潛艇前出太平洋的捷徑。

  《星條旗報》稱,在美國海軍1992年撤出蘇比克軍事基地之前,蘇比克灣曾是數千名美國海軍及其家人的駐扎地。即使到了今天,對於經常在贊巴雷斯省附近練習海灘登陸的美國軍艦和海軍陸戰隊來說,蘇比克灣仍然是一個經常停靠的港口。“隨著中國努力在南海人造島上增加軍事部署,蘇比克灣作為戰略港口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以民為軍”暗藏禍心

  布澤爾認為,美國海軍的“航行自由”行動和美國空軍在南海的飛越行動,“無法阻止中國逐步贏得對南海的事實主權”。而有了蘇比克造船廠的就近保障,美國海軍不必像以前那樣,把船只拖到千里之外的珍珠港進行維護或修理。在美國本土造船廠紛紛關門之際,公私合營的蘇比克造船廠有助於美軍確保太平洋海域的軍艦“可用並做好戰鬥準備”。“美國介入蘇比克造船廠後,中國將成為最大輸家”。

  夏威夷大學菲律賓專家帕特裡夏·阿比納樂認為,美國海軍返回蘇比克灣的想法聽起來不錯,但美方需要拿出更多的激勵措施,才能吸引菲律賓參與進來。美國需要向菲律賓提供的不僅是官方訪問和安全保證、越南戰爭時代的國民警衛隊巡邏艦,還必須提供退役軍艦等實實在在的軍事援助。

  復旦大學海權專家楊震認為,目前,美國大型軍艦在新加坡樟宜港和日本橫須賀港之間,沒有任何可長期提供後勤支援的港口。美海軍兵力本來就十分有限,還非要到南海執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結果造成“師老兵疲”的尷尬窘境。這次美軍提出接手蘇比克造船廠,本質上是戰略投機,試圖在不重開軍事基地的情況下,通過民間公司為美軍就近提供保障,以此增加同中國在南海長期博弈的籌碼。但這種“以民為軍”的伎倆,表面上看是船廠交易,實質卻是美國作為域外國家攪渾南海的軍事干預,更是一種狡猾的戰略試探,不利於南海穩定與開發,相信菲律賓人民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