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在2019年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婦女節)來臨前夕,有關女性的各種熱點話題再次紛至沓來。3月5日,推特上爆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於3月29日派遣由兩名女性航天員組成的隊伍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漫步。這將是人類第一次由全女性航天員進行的太空漫步。在三八節到來之際,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女航天員在太空有什麼優勢?在重大航天任務中,女性航天員將發揮怎樣的獨特作用?
女士太空不優先
由於載人航天活動具有任務艱巨、技能複雜、環境特殊、危險性大等特點,需克服失重、超重、缺氧、孤獨等一系列艱難險阻,所以對航天員的生理條件、心理素質要求很高。目前男女航天員的選拔、訓練標準基本一樣,沒有專門針對女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標準。只不過對參加航天員選拔的女性申請者比男航天員多了一項婦科檢查,並在進行所有放射性檢查之前檢測婦女妊娠,已懷孕的不能參加選拔。
至今,全世界共選拔出約100名女航天員,其中美國約60名,蘇聯/俄羅斯約20名,其他國家的約20名。目前,已有大約60名女航天員上過天,其中美國女航天員最多,約45人,俄羅斯約5人,中國、加拿大和日本各2人,意大利、法國、英國、韓國各1人。在女航天員中,任務專家人數最多,載荷專家其次,飛行專家有3人,其他類型5人。現在,有6名女航天員各飛行過5次,她們均為美國航天員。進行過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共有9名。有4名女航天員在執行航天任務時犧牲。現役的女航天員現有約26人,其中美國約19人,中國2人,她們中有17人曾執行過飛行任務。
總體來講,女航天員數量只占航天員總數的10%。另外,女航天員大多是任務專家,而擔當飛行專家或執行出艙任務的很少。不過,女航天員現已創造一系列世界紀錄,有的甚至讓男航天員嘆為觀止。
撐起半邊天的女航天員
在冷戰時期,美蘇為了世界“太空第一女”稱號展開激烈競爭。蘇聯第一批女航天員的選拔沒有完全採用男航天員的選拔標準,而是降低了要求。成為世界“太空第一女”的捷列什科娃不是從飛行員中選出來的,而是從跳傘運動員中選出來的。美國早在1960年就為其“水星”載人航天計劃,按男航天員的體檢標準選拔出13名女飛行員作為第一批女航天員,她們被稱為“水星13妹”。不過,最終因為種種原因,美國沒有獲得“太空第一女”稱號。直到1983年6月18日,美國第一名女航天員賴德才乘航天飛機升空。
蘇聯雖然成為第一個送女航天員進太空的國家,不過在捷列什科娃上天後19年內,蘇聯沒有再派一名女航天員上天,原因之一是重男輕女,認為飛行是男人的事;二是覺得捷列什科娃在飛行時的表現差強人意。1984年7月25日,蘇聯的薩維茨卡婭成為世界首名出艙活動女航天員。美國雖然沒有搶到這兩項世界第一,但非常重視女性航天員的作用,美國通過研究和實踐後發現,女航天員在太空中有獨特優勢:一是從生理構造、心理素質來講,女航天員對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較強,心理素質穩定;二是有能力承擔航天任務,在某些方面感覺更加敏銳,心思更加細膩,考慮問題更加周全,處理問題更注意方式方法,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也比較強;三是可為乘組帶來活力,男女一起工作可使雙方配合順暢,積極主動,工作效率高,錯誤率少;四是因為女性在太空失重環境中雌激素和鎂的代謝方面優於男性,體內鐵的含量和產生的廢物也較低,所以不易出現血栓、鐵中毒、血管痙攣、心律紊亂等問題,更適合長期在軌飛行;五是婦女上天也有利於全面開展醫學研究,沒有女性參與,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成果是不完整的。
中國女航天員有望在中國空間站大顯身手
女航天員的選拔條件也隨時代變遷、科技進步而改進。例如,我國首批兩名女航天員劉洋、王亞平是從已婚的運輸機飛行員中挑選,因為她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更成熟,可作為優秀的任務專家上天。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將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與兩位男航天員送上太空。上天後,劉洋考察了女性在太空環境中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收集了相關醫學的第一手數據,加強了乘組的心理建設,為未來我國空間站長期考察組的人選組成提供重要參考信息。劉洋在這次任務中表現十分出色,很好地完成了15項空間醫學實驗。
為了保障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在太空的生活條件,科技人員對神舟九號飛船進行了改進,對她所使用的艙內航天服、座椅等也做了修改,增加了女航天員專用的艙內服裝備件包,包內專門配備了1套供女航天員專用艙內壓力服和大小便收集裝置,還有女性專用衛生用品包。例如,女性的手纖細,原來的手套顯得笨重,所以針對女航天員的手掌專門制模,研製了女性專用手套。據悉,考慮女航天員上天的需要,大小便收集器的高度和相對位置也進行了局部修改,還為女航天員準備了巧克力、甜食和補血食品等。
王亞平2013年乘神舟十號飛船上天,與天宮一號對接後,在裡面工作了12天。王亞平除了常規的飛行器狀態監視、設備操控和空間實驗外,她主要負責太空授課和乘組生活照料,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
目前,這兩名女航天員一直在堅持訓練,因此有望在即將建造的中國空間站上大顯身手。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亞平表示,期待在中國空間站上再次“太空授課”。
未來,人類將載人登火星。由於去火星路途遙遠,所以無論從生理、心理方面來說,火星乘組最好能配備1名女航天員。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