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發核武器多半是為了獲得與美國、蘇聯、法國和英國對等的基本技術。雖然中國打造了這種武器,但從未考慮過優先構建有效的核武器迅速回應能力。
至少從目前來看,中國對這種最小絕對值的核威懾能力感到滿意。儘管中國並未正式宣布中止核計劃(是5個擁核國家中唯一沒有宣布的國家),但是人們認為其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停止了易裂變材料的生產,剩餘的材料足夠生產300枚核武器。
北京一直在關注平衡戰略,因此只生產了少量可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裝備了單枚500萬噸級彈頭,如果在洛杉磯引爆(近年來,中國在談到核武器時經常拿洛杉磯當作話題),5百萬噸的彈頭可以產生一個超過2英里寬的火球,並能讓爆炸點周邊15英里之內的人群遭受3度燒傷。
中國核武政策的關鍵原則是保證“不首先使用”。這從表面上看起來令人欽佩,但同時也說明中國認為核武器沒有通常認為的那麼嚇人。而且,正如傑弗瑞·劉易斯在其新作“紙老虎:中國的核姿態”中提到的,“中國威脅使用核武器攻擊弱小國家就會違背諾言,但這對核力量從數量上占優的美國來說沒什麼強制性的價值。”
核力量規模以及關鍵技術開發:
截至2012年,美國國防部估計中國的陸基核武庫擁有50至75枚洲際彈道導彈和75至100枚中程彈道導彈,這些導彈並不能打到美國。相比起美國450枚洲際彈道導彈的庫存,中國的核力量算是適度的。
中國首次嘗試了使用遠程導彈搭載核武器。特別是“東風-4/ CSS-3”洲際彈道導彈,這是一款兩級液體燃料推進導彈,可以抵達關島或莫斯科,該距離足以讓美國夏威夷西部的大部分軍事資產或俄羅斯首都處於危險之中。據估計,該款導彈的圓概率誤差範圍(在此半徑範圍內,一款武器的彈頭平均50%可以著陸)在1.4至3.5公里之內。為彌補這種相對誤差,“東風-4型”導彈攜帶的彈頭當量在200萬噸至300萬噸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