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報告稱中國海上地緣條件不利 海軍絕不爭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0 09:34:32


 
  我國依據自身實力履行國際義務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海上安全問題是全球性的。當前,海盜、恐怖主義、跨國犯罪、重大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對地區安全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國際責任,越來越認識到一個政治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應有的作用和應盡的義務。2008年以來,中國海軍根據聯合國決議派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2010年以來,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赴亞洲、非洲、拉美地區開展了人道主義醫療援助行動。中國依據自身實力發展努力履行國際義務。比如,2004年印度洋特大海嘯、2013年菲律賓“海燕”特大台風災害救助等,都充分反映了中國海上綜合力量在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減災中的作用。

  中國發展防禦性海上力量,絕不會爭霸

  報告稱,中國要展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就一定要向海洋發展;中國要建設海洋強國,就一定要發展與國家地位相適應的現代化海上力量。這說明,中國的海權及海軍發展面臨重大機遇,關鍵在於正確應對挑戰、將挑戰轉變為機遇。其中,把握海權發展目標和運用手段至關重要。

  中國海權發展將服務於實現強國夢的既定目標。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海洋意識、海權觀念薄弱的國家。而當今中國的國家安全與發展已經與海洋密不可分,必須陸海統籌、補充短板,重視海權及現代化海上力量的發展,使之服務於實現強國夢的既定目標。2013年,中國海警正式成立,整合了國家海上執法力量,在維護東海和南海權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海軍貫徹能打仗、打勝仗的戰略要求,開展實戰化海上軍事訓練和演練,正式服役後的“遼寧”號航空母艦也展開全方位的訓練和實驗,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做好軍事鬥爭準備。

  報告特別強調,中國海權發展將以和平合作為主要手段。中國和平發展的國家戰略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決定了中國發展海權及現代化海上力量、建設一支強大海軍的防禦性質。現階段,海軍注重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增強戰略威懾與反擊能力,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但中國海權絕不是霸權,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無論中國海軍如何強大,也絕不會爭霸、擴張。中國人民對戰爭和動蕩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堅持不懈的追求。中國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慎戰”、“全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文化傳統,以鄭和下西洋為代表的“和平”精神,是中華民族軍事價值觀體系的重要內容。當代中國海軍的建設和運用,將始終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保護人民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堅持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當代中國海權的發展,將以和平合作作為主要手段。中國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承擔國際義務而必然發展的海權及其海上力量,不僅是中國的機遇,也將給世界帶來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