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亞信峰會:中國嘗試破解亞洲安全困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3 08:20:53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5月20日至21日,第四屆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峰會(亞信峰會)在上海舉行,這項具有22年歷史的會議首次來到中國,也給這個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在家門口開展多邊外交的機遇。
 
  法國《歐洲時報》5月22日載文《中國嘗試破解亞洲安全困局》,文章說,在這輪“主場外交”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題為《積極樹立亞洲安全觀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發言,全面闡述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指明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受到外界廣泛關注。
 
  當前的亞洲,正面臨不小的尷尬:作為世界的重要一極,亞洲充當著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卻又難以共同協商、有效解決區域內的種種安全問題。這一窘境恰恰是亞洲複雜性的體現,正如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所言——亞洲既有歷史遺留問題,又有現實利益摩擦;既有領土權益爭端,又有地緣政治博弈;既有亞洲一國自身和地區內部的問題,也有域外國家帶來的影響。
 
  尤其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國際安全形勢複雜多變、熱點問題此起彼伏,亞洲地區安全形勢中的複雜因素也在上升,傳統與非傳統的威脅交織在一起,在一些區域形成了難以破解的困局甚至一觸即發的危局。就拿中國為例:一方面要處理好國內逐漸增多的暴力恐怖事件,另一方面還要拿捏好與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國的關係問題;一方面要繼續在諸如朝鮮問題等傳統亞洲安全問題上進行協調,另一方面還要面對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實施之後帶來的新影響。
 
  面對日趨複雜的亞洲地區安全形勢,習近平在此次亞信峰會上提出的亞洲安全觀可謂恰逢其時。於中國自身而言,正如輿論分析的那樣,當前中國的國家安全內涵與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中國要想繼續保持有助於和平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就必須有效應對一系列挑戰;於整個亞洲而言,當前亞洲很多國家採取的仍然是傳統的單國防禦或雙邊同盟的維護國家安全方式,這種做法很容易引發對他國或非同盟國正常安全能力提升的誤讀,並可能激發安全軍備競爭,亟待改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