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中國快速反應小衛星並非萬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2 07:11:29  


圖片為美國快速響應火箭發射。
  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錢江晚報報道,用現成的洲際導彈改裝成運載火箭,現代電子與網絡技術造出的衛星,體重僅僅相當於兩三個人,一天之內就可以發射上天……對於太空作戰指揮官來說,這一切很美好。

  不過,有了太空快速反應能力,並非就能在未來的太空戰中高枕無憂。新華社軍事專家鄭文浩對此潑了盆冷水:“目前看來,太空中很多關鍵性的大衛星,是快反小衛星取代不了的。而這些大衛星,同樣受到反衛星武器的威脅。快反系統僅僅是權宜之計,並非萬能。”

  “快反系統的小型運載火箭,普遍使用固體燃料,其優點是準備時間短,反應快,便於機動發射,但與巨大的液體燃料火箭相比,其推力要小得多,運載能力自然也弱很多。”鄭文浩說,“因此其發射的快反衛星,軌道高度比較低,一般在太陽同步軌道以下,大約幾百公里高度,重量也會比較小,一般不到500公斤。”

  衛星小了,其能裝載的設備自然也縮水不少。“以偵察衛星為例,同樣搭載光學成像的相機,或合成孔徑雷達,其探測範圍與成像精度,肯定比不上大衛星。”

  另外,快速發射甚至機動發射,與傳統發射比起來,其保障條件“就像住青年旅社與住五星級酒店的差別”。因而,其可靠性值得擔憂,發射成功率恐怕不會太理想。

  “更關鍵的是,如今反衛星武器來勢汹汹,手段多樣,即使軌道最高的地球同步衛星(36000公里高),都有辦法把它‘捅’下來。”鄭文浩指出,在快反系統只能補低軌道漏洞的情況下,戰時一旦高軌道的導航衛星和戰略通信衛星被黑,本方還是可能陷入被動境地。

  因此鄭文浩認為,在太空戰場“攻強守弱”的大形勢下,發展全新的衛星隱形技術,可能比發射快反小衛星“堵漏”更有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