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漢和稱中國將續測試SC19導彈 性能超美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1 11:14:11  


 
  中國官方媒體聲稱兩次碰撞都達到了預期目的,意味著中國在這一類的試驗中,基本解決了遠程相控陣雷達對來襲靶彈的跟蹤問題,在庫爾勒設立了轉動式的大型彈道導彈跟蹤雷達。兩次迎擊試驗的攔截彈似乎都是從庫爾勒發射的。

  其次,要能夠實施有效的準確碰撞,需要為殺傷器裝備探測距離至少100公里的紅外感應器,最好是雙波段的。目前,日美的SM-3攔截系統也只能夠暫時使用技術較為簡單的單波段紅外感應器。此外,還必須研製能夠十分靈活地調整飛行彈道的攔截彈矢量推進系統,安裝在攔截器上。

  文章揣測稱,這些技術,估計中國正在一一測試,而且兩次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美方報道的250公里的“攔截高度”比美國的SM-3要高,如果這是真實的話,意味著SC-19的設計是針對更為遠程、速度更快、至少2500-3000公里射程的中程彈道導彈。SM-3多次實施攔截的試驗高度為147-160公里。

  美國國務院密電還聲稱,中國於2010年進行的攔截試驗使用的SC-19與之前攻擊衛星的攔截器是一樣的。SC-19顯然是美方的代號。這一點並不矛盾,只需經過技術改良,射程900公里左右的攔截彈能夠攻擊低軌道上運行的美軍照相偵察衛星。

  至於對高軌道運行的美軍GPS衛星的攻擊,中國顯然指望開發更多的小型殺傷、自殺衛星。珠海航空展上,展示了諸多的“小衛星”,用途多種多樣,有的小衛星重量只有數百公斤,他們很容易被改裝成小型自殺碰撞式衛星。戰時,發射投放到美日通訊、偵察、GPS衛星運行的相同軌道,實施碰撞。

  文章稱,目前中國的“星球大戰計劃”只是剛剛起步,對來襲彈道導彈的探測只能依靠大型的地基相控陣雷達,部署在庫爾勒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即印度是第一號假想敵。

  下一階段中國是否會發射高低軌道的紅外預警衛星以專門針對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值得高度關注。

  從SM-3的試驗過程可以看出SC-19攔截彈的部署時間表,這種攔截系統需要進行反覆不斷的測試。2002年以來,SM-3已經進行了16次試驗,發射了19枚攔截彈,一直在不斷改進中。因此可以斷定,中國的SC-19還會進行多次發射試驗。

  來源:世界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