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稱蒸汽動力是中國航母必須翻過去的一道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8 13:42:17  


中國未來的國產航母要麼走大功率蒸汽動力方案,要麼借鑒西方走燃氣輪機路綫。讓人略感沮喪的是,中國在這兩方面都缺乏技術優勢,并長期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在上世紀50-70年代,中國就以前蘇聯技術為基礎,自主設計、實驗、製造200-25000kw燃氣輪機。1982年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利用國產渦扇9型研製出410A型艦用燃氣輪機,功率為13000馬力。410A研發歷時8年,於1988年元月完成150小時持久試車,運行安全,但缺點是燃氣等熵功率比設計計算值約低5%,輸出功率低了約3.8%,而被國內用戶否決。1985年,中國從美國引進了4台LM2500艦用燃氣輪機,用於兩艘052型驅逐艦。但1989年後中國海軍引進LM2500技術的計劃和合作生產FT-8燃氣輪機的計劃,均被美方單方面終止。當時我軍甚至一度面臨新型主力驅逐艦無動力可用的危險境地。直到1993年中國從烏克蘭引進單台功率為33000馬力的GT25000燃氣輪機全套設計資料和加工工藝,才緩解了這一危機。目前GT25000國產化率接近90%,國內型號為QC-280。特別是在“亞丁灣”護航5年以來,中國主力驅逐艦的國產燃氣輪機經受住了條件惡劣、缺少後勤保障的挑戰,仍舊保持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由於西方國家將燃氣輪機列為關鍵的國防安全技術,因此至今拒絕向中國轉讓任何相關技術,但國內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對燃氣輪機的需求非常強烈,因此在引進烏克蘭技術基礎之上,中國也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已經擁有了重型燃氣輪機大型部件(非熱端部件)加工、整機裝配/試車、系統成套能力;具有了重型燃氣輪機超級合金冶煉、熱端部件製造初步能力;建立起了研究開發、設計、部件試驗基本條件。中國一航採用烏克蘭技術研製R0110(110MW)燃氣輪機就是典型代表。但R0110重型燃氣輪機主要應用於發電領域,在艦艇上使用必須經過船用化的改造。

  烏克蘭的艦用燃氣輪機是走的專用設計路線,而西方國家主要走的是依靠先進航空發動機開發艦用燃氣輪機的路線。由於對燃氣輪機技術的渴求,這兩種路線在中國是並行存在的。如果使用QC-280艦用燃氣輪機,那麼使用4台最多驅動20000噸左右的輕型航母。目前英國的無敵級、意大利的“加里博迪”號航母和西班牙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這些輕型航母都採用了全燃動力。“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使用的就是兩台LM-2500燃氣輪機。

  但中國要想建造中型以上航母,就必須研發艦用高功率燃氣輪機。例如60000噸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皇級航母,使用4台MT-30燃氣輪機,該機是目前可用的功率最大艦用燃氣輪機,單機功率達到了36MW,即50000馬力,這已經接近了重型蒸汽動力的水平。中國只有跨越現有QC-280的檔次,研製一款具有國際水平的先進燃氣輪機,才能滿足國產航母的需要。否則中國就要在蒸汽動力上下大力氣,這樣才能確保中國航母動力的需要。而未來發展大型乃至重型航母,蒸汽動力必不可少,使用燃氣動力已經沒有必要,而且即便是核動力也需要蒸汽輪機的相關技術。

  然而在目前中國的船舶動力中,主要的形勢是柴油機動力發展強勁,燃氣輪機動力技術尚在攻關,但蒸汽動力無論是技術還是投入都稍顯不足。柴油機動力的發展和中國造船出口的背景是分不開的。由於中低速柴油機是世界民船領域的絕對主力,有數據顯示以柴油機為動力的船舶占世界商船隊的95%以上。同時在軍用領域,中國由於燃氣動力儲備不足,在柴燃聯合動力上花的功夫就比較大,獲得的回報也豐厚。國內建造出口國外的F25T型護衛艦,採用柴燃聯合動力,其表現甚至超過了某些國外同級別的全燃動力護衛艦。

  在燃氣輪機領域,2002年7月國家科技部啟動了863計劃“燃氣輪機專項”。但這個專項主要的研製方向在重型燃氣輪機(R0110)和微型燃氣輪機,主要滿足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重大核心裝備。之所以沒有將艦用燃氣輪機列入其中,是因為從西方的經驗來看,優秀艦用燃氣輪機主要從航空發動機發展而來。目前中國已經有多種航空發動機改燃機輪機投入使用或開始研製。例如昆侖渦噴發動機改QD128燃氣輪機已經在西氣東輸工程中投入使用,太行渦扇發動機改燃氣輪機的7000KW級QD70燃氣輪機已在中原油田並網發電。但航空發動機改艦用燃機輪機還沒有公開的報道,這一方面是中國航空發動機本身技術的薄弱,另外艦用燃氣輪機和在陸地上使用環境有很大差別,艦艇本身要晃動,海上高鹽、高濕的環境也是不利的因素。

  由於航空發動機對於中國空中安全的意義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公認,特別是已經引起了政府高層的重視。根據2012年底的消息,各界矚目的航空發動機重大科技專項,日前已經上報國務院,並有望於近期出台。根據已有信息,該專項預計投入至少千億元資金支持國產航空發動機的自主研發與製造,這是迄今為止所有重大專項中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個。從這個力度來看,中國艦用燃氣輪機的未來是相當光明的。

  但是從航母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採用全燃動力畢竟還不現實。蒸汽動力已經成為首要的選擇。而且蒸汽動力航母未來還可以使用蒸汽彈射器,而全燃動力則和蒸汽彈射器不兼容,只能使用更先進的電磁彈射器,技術跨度更大。但相對於燃氣輪機,我國蒸汽輪機的整體發展環境並不理想。無論是在民船還是軍船領域,蒸汽動力的應用面都非常狹窄。過去民船的LNG大型液化氣船採用蒸汽動力,但近年也逐漸被低速柴油機和柴-電聯合動力所代替。而在軍船領域,中小型艦艇早已將蒸汽動力排除在外,只有在航母這類大型艦艇和核動力艦艇,安裝有蒸汽動力設備。因此中國過去忽視蒸汽動力發展也是“情有可原”。但正如上文所述,除非中國永遠不打算研發大型航母,否則必須保持一個“應用面小但技術含量高”的蒸汽動力技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