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鮮半島內戰爆發,美國作了兩個決定,一是派遣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目的就是一個:牽制中國,迫使中國首尾不能相顧。一是派遣軍隊立即侵入朝鮮半島。當時,作為世界上的頭號強國,美軍有著巨大的裝備與技術優勢。就當時的國力情況看,美國的GDP占世界的一半,而新中國連它的零頭都不夠;美軍還糾集了英、法、澳等其他15個國家的軍隊組成所謂“聯合國軍”,人多勢眾、兵強馬壯,並擁有絕對制空權、制海權和技術裝備優勢,志願軍可以說武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當時西方評論家甚至是美國政客都感到,無法想象中國軍隊如何與“聯合國軍”交手?
面對強勢的美軍,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政府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志願軍以非凡的勇氣和戰略戰術打贏了戰場戰爭。自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先後發起5次戰役,一舉收複了朝鮮北部廣大土地,此後又發起了多次進攻戰役,沉重打擊侵略者,迫使聯合國軍不得不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抗美援朝戰爭的輝煌勝利,其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戰爭結果的本身,它不僅結束了西方列強依仗武力在東方任意霸占一個國家的歷史,而且改變了世界對新中國的認識,使新中國60多年來成功地避免了大規模侵略戰爭的風險,維護了國家的和平與穩定,譜寫了固國強軍的新篇章。
據說,周恩來總理一生,唯一喝醉酒的一次,是在歡迎歸國志願軍代表團的宴會上。他說:我們今天所以如此高興,這決不是偶然的。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鼓舞了我們!
戰爭過程中美軍的“六個沒想到”
記者:抗美援朝戰爭敵我力量極其懸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可以說是以絕對劣勢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您認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對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意味著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