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擁全球看得最遠預警機 創多個世界第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2 07:17:27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所能取得的成就,如果沒有數代軍工電子人的不斷探索和技術積累,沒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準確定位、科學規劃和超前管理,是不可想象的。”得獎之後,面對媒體聚光燈的他這樣說。

  “我從來不相信中國人會比別人笨。別人搞得出來的東西,我們也可以。這個信念一直都在我心裡,支持著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研製雷達。”他說,“中國夢,往大了說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在我這裡,就是要把中國的預警機做到最好,做到卓越。”

  淡看人生起起落落

  說起自己50多年的科研生涯,回憶人生的起起落落,王小謨顯得很淡然。

  1961年,他從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躊躇滿志地走上研製雷達的道路。而在那個年代,搞雷達是年輕人心目中神聖而又時髦的行當。

  “工作後進步還是很快的,很快當上個副總設計師。”王小謨笑呵呵地說,“結果還沒當兩年,文革開始了,給我扣了個‘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說我‘只專不紅’,勒令不許搞研究,發配去機房管計算機。”

  被迫離開科研崗位的王小謨縱然有萬分遺憾,卻沒有自暴自棄。計算機房地處偏僻郊外,他倒也樂得清靜,幹脆開始自學計算機知識。兩年下來,不僅機房管理得井井有條,還成了個計算機專家。

  “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他說,“當時就是想著趁機多學點東西,就算現在用不上,將來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風風雨雨走過來,已經年過七旬,還兼任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發現戰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王小謨如今渴望平靜的生活。“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了,就想有機會多鍛煉身體,可就是做不到。”他兩手一攤,“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估計閑下來得到80歲往後了。”

  “一輩子虧欠最多的還是家人,尤其是下一代。”提到家人,王小謨面露愧疚,“那時候一心都撲在工作上了,愛人也是搞科研的,兩個人基本沒怎麼管孩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