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美國海軍自由號(LCS 1)瀕海戰鬥艦與馬來西亞海軍的KD Jabat號護衛艦在南中國海海域進行了海上聯合演習。這次演習是CARAT 2013演習的一部分。 |
6月3日,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落幕。在會上,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重申了2020年前將60%的海軍軍艦部署到太平洋地區,還宣布將其本土以外60%的空軍力量部署亞太。
“重返亞洲”、“戰略東移”、“亞太戰略再平衡”……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抽身後,這些字眼已經為人們所熟知,龐大的美國戰爭機器向中國周邊集結的大趨勢十分明顯。在此前一段時間裡,關於美軍在亞太地區調整部署的消息頻頻見諸媒體。
不過,細心的人可以發現,美國的亞太戰略布局,並非一味的“大兵壓境”,而是有“前進”也有“後撤”。
前進:猛禽魚鷹核潛艇 瀕海艦步步進逼
今年1月,隸屬於美國東海岸弗吉尼亞州的蘭利空軍基地的12架F-22“猛禽”戰鬥機,向西飛行了上萬公里,降落在沖繩嘉手納機場,在此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部署。這也是2007年以來F-22的第七次在嘉手納的臨時部署。
美軍還計劃數年後,在嘉手納這個遠東地區最大的基地部署V-22“魚鷹”運輸機。
今年4月,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之際,美國海軍“夏洛特”號攻擊型核潛艇駛抵並入駐關島。此前,關島海軍基地已經部署了“基韋斯特”號、“芝加哥”號和“俄克拉何馬城”號,這樣,已有4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在第二島鏈的核心關島待命。
4月18日,“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在此部署。之前,美軍曾公布將以輪換方式在新加坡部署最多4艘瀕海戰鬥艦,扼守馬六甲海峽這個極端重要的咽喉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