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專家臆想中國20架殲7對抗美軍兩架F22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9 09:46:46  


 
  只有在武器裝備的質量與數量並不矛盾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真正提高軍隊作戰效能的目標。亞洲地區軍事發達國家就是在走這種質量和數量相結合的道路。比如以色列,雖然在非常積極地借鑒高科技和網絡中心戰原理,卻並不放棄數量優勢原則,這種大量配備的效果在裝甲車輛方面表現得特別明顯。以色列生產和裝備了1500多輛各型“梅卡瓦”坦克,這種坦克性能先進,經常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特別是防護性能較強,但是以軍仍舊裝備2000輛老舊坦克,包括在1967年戰爭中繳獲的將近400輛蘇聯T-55和T-62坦克,以及200多輛英國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百夫長”坦克。同時還保留了數千輛老舊的裝甲輸送車,包括BTR-152,甚至是BTR-40裝甲輸送車。另外還裝備少量的蘇聯D-30榴彈炮和BM-24火箭炮。

  在此方面做得更好的是中國。今天的中國軍事建設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達到了數量和質量相結合的理想狀態。中國軍隊重視發展和使用高精武器,同時更重視數量優勢效應。與以色列模式相比,中國模式更加完善,基本上是在按照1:1的原則使用新型武器裝備更換老舊產品,而且在大量生產新型武器裝備的同時,保留和生產老舊產品。比如殲-7殲擊機,現在正在向發展中國家推銷,由於這種戰機簡單實用,物美價廉,因而在出口市場獲得較大成功。作為另外一種完全可能的劇本,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殲-7將會根據動員部署計劃重新開始向中國軍隊大量供應。總之,中國武器裝備較大數量優勢的效能將會達到絕對優勢水平,已經退役的老舊裝備極有可能不會銷毀,而是封存,至少會用作零配件的來源。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完全借鑒美軍網絡中心戰原理,加快軍隊信息化建設,同時發展傳統的機械化軍事建設,最終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有效結合的建設目標。

  印度軍隊同樣試圖在保持數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把武器裝備質量建設提升到一個新水平,但是和中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