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專家分析,從事故圖片看,飛機殘骸比較完整,可初步判斷飛機墜毀前應處於一種臨界可控狀態,如完全不可控,飛行員很早就會決定跳傘,而處於臨界可控狀態的話,決策餘地較大,飛行員或覺得能夠挽救飛機,但最後通過各種努力未能挽救。
專家推測,如出現這種情況,人為導致事故的原因偏小,最大可能是飛機破損或失效,內部原因有發動機、飛控系統等主要部件壞了,導致飛機難以控制,外部原因有外來物破損等。他認為,飛行員可能想迫降,犧牲原因是跳傘晚還是彈射系統失效,目前沒法判斷,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
事故發生後,時事評論員陶慕劍指出,中國長期缺乏重型三代機的教練型號,目前300多架重型戰鬥機基本全靠進口的40架蘇-27UBK戰鬥/教練機從事訓練工作。經過十多年機體已嚴重老化。
人民網採訪的軍事專家則介紹,失事的這架蘇-27使用周期不到20年,在戰機的使用壽命範圍之內,應該不是戰機老化問題,且蘇-27戰機安全性比較好,氣動布局和飛控系統非常完美,從已發生的飛行事故看,與機械相關的原因主要是發動機。
■背景資料
蘇-27戰機第三代經典
蘇-27是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由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初引進當時最新式的蘇-27系列戰機,被視為中國空軍現代化的第一步。中國自己的重型戰機殲-11,正是在蘇-27基礎上自主研製、升級和改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