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中國力量已到令美國人難以淡定的時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30 06:53:35  


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建立和運行,讓美軍看到另一個獨立的作戰體系即將成型。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環球時報發表標題為《中美實力越接近,戰略神經越緊綳》的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大選三辯之後,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回顧美國此一輪熱鬧的大選政治周期,國內議題爭鬥仍是重頭戲,但中國被無辜地牽扯進去,中國話題與美國內政、外交議題相伴相隨,二辯中兩位候選人幾無先例地21次提到中國;三辯以外交為主,近80分鐘的對辯,竟有20分鐘涉及中國。

  美國此次大選季熱炒中國,當下原因是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史上最為嚴重的經濟放緩,美國選民希望迷茫。最大的時空背景則是中美力量已然變化,似乎到了一種令美國人難以淡定的時刻。儘管中國經濟增長也在放慢,但在大國中仍最出色。而美國經歷近5年的洗劫,實力縮水,國內問題成堆。IMF預測,2014年中國占世界GDP份額將躍升至15%,接近追平美國的18%,並朝趕超美國的方向挺進。

   這次美國大選正值中國經濟規模隱然而迅速抵近美國之際展開。即使中美之間不再有經貿爭執,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在世界力量時空轉換之際,不談中國在戰略上說不過去。而指責中國“順走”美國的就業機會,違反知識產權,低估人民幣匯率影響美國出口等,更能為民眾接受,但個中隱伏的戰略心理值得警惕。

  首先,美國對華戰略會否因具體爭執增多而流變於抑制與對衝成分加重的階段?冷戰後,美國對華奉行交往與遏制兩手戰略,個別時段雖有衝突,但交往與接觸的主軸沒有變。第三辯雖主論外交,但仍圍繞經貿問題展開,“貨幣操控論”、“不守規則論”充斥其間。“對手+潛在夥伴”論,暴露出奧巴馬對中國消極的戰略認知。奧羅在美在亞太軍事重置問題上並無分歧,盯住中國是顯而易見的。

   中美實力越接近,中美戰略僵持的神經越有可能緊綳。美國對外戰略的方向已然不明,誇誇其談也不過是隔山打炮,外交、安全方面已無招牌菜可炒。如果美國對發展中美建設性合作的戰略意志飄移不定,對華戰略的主軸向什麼方向擺動更值得注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