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96架F-22及提供保障的KC-135平時每天需要油料160萬加侖,作戰的情況下,每天耗油量將猛增到295萬加侖。關島安德森基地目前擁有美國空軍儲量最大的油料保障設施,總儲量達到6600萬加侖。在衝突開始階段,如果該基地油料為滿儲量,可在無外來補給的情況下遂行22天作戰,在外援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可保障3個月作戰,但此後安德森基地的油料供應將受制於關島阿普拉港的吞吐量,將使其保障能力只能維持在作戰初期水平的75%。從實際來看,不受限制的油料輸送和補給恐過於樂觀,誰也不能保證安德森基地的油料設施不會受到攻擊。可見,如何保證關島安德森基地的油料設施安全及油料補充能力,將是美軍作戰計劃人員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假設安德森空軍基地具備充足的維護能力、油料和空中加油機,且美軍空中作戰不會受到對方攻擊或特種部隊襲擾,那麼96架F-22每天最多可出動115架次,相當於每架F-22每天平均出動1.1架次。按照數學模型,美國空軍若想在台灣海峽(或釣魚島)上空維持24小時不間斷空中巡邏,其所能提供的F-22最大滯空數量為6架。
解放軍用“數量優勢”化解美軍“質量優勢”
報告又測算了解放軍的應戰能力。報道稱,中國空軍現有近300架蘇-27、蘇-30和殲-11,靠近台海的12座一線機場可滿足它們的部署。由於中國大陸到台灣和釣魚島的距離均小於關島,因此解放軍戰機無需組織複雜的空中加油行動,每天出動架次也遠超過美軍部署在關島的F-22。報告稱,部署於一線機場的中國重型戰鬥機每天可出動690架次,意味著解放軍在台海或釣魚島上空可在24小時內不間斷提供36架戰機滯空戰鬥巡航(CAP),這個數字是美軍F-22戰區滯空機數的6倍。
《亞太防務》報道稱,美軍舉行過的“紅旗”和“北方利刃”等演習表明,F-22在與上一代非隱身機的空中對抗中,能取得10∶1的殺傷交換比,即擊落對方10架,己方僅損失1架。而近期一些研究報告認為,殺傷交換比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達108∶0。但真實的空戰要比演習複雜得多,且很少出現雙方戰機單挑的局面。根據著名的“蘭開斯特公式”,在空中對抗態勢相對均衡時,數量優勢在達到一定程度時可抵消質量優勢,例如雙方出動架次比大於或等於1∶3.18時,擁有10∶1殺傷交換比優勢的一方僅能和對方戰成平手,如果雙方出動架次比增大為1∶6的話,殺傷交換比也會從10∶1銳減至0.9∶1。報道稱,這還是沒計算中國作戰半徑略小的殲-10戰鬥機的情況下得出的數量比,如果將完全適用於台海和釣魚島作戰的殲-10算進來,則雙方滯空戰機數量差距還將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