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亞洲市場成伊朗“生命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9 10:07:24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並非只有西方國家謀求與亞洲展開商務往來。伊朗由於遭到西方制裁,在這種情況下,該國日益求助於亞洲的廣闊市場及對其同情的各國政府。

  從今年年初開始,隨著西方各國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亞洲在伊朗的經濟議程中占據了中心位置。如今,中國、印度、韓國和日本四國購買了伊朗一半以上的出口能源,而一年前的比例僅為1/3。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美國和歐盟實施了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新制裁措施,這些亞洲國家顯著減少了進口。不過,如今有跡象表明,它們正逐漸重返伊朗市場。

  北京曾在今年早些時候暫時減少石油進口(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價格爭端),但據說現在重又成為德黑蘭的頭號主顧。今年7月,中國每天約從伊朗進口58.7萬桶石油,占伊朗出口總量的54%。中國目前每天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比2011年多10萬桶。

  中國並非唯一與德黑蘭恢復商務往來的國家。韓國和日本都顯現出了令人不安的開倒車的跡象。據說,韓國煉油企業與伊朗國家油輪公司即將達成協議。按照該協議,首爾將從9月底或10月初開始恢復從伊朗購買石油。

  長期以來,日本堅決支持西方的制裁措施,如今卻向本國煉油企業提供了76億美元的政府海運保險,以確保伊朗原油順利運抵日本。東京本月把從伊朗進口的石油總量增加了—倍。

  從技術上講,這兩個國家並未違反制裁規定,因為它們都獲得華盛頓的許可,可以繼續進口伊朗原油。但是,這不是個好勢頭。

  相形之下,亮點是印度。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大幅度減少,從2008至2009年占印度進口石油總量的16%降至了現在的10%。據說還將進一步減少。也許新德里終於接受了美國的意見。此外,在購買伊朗石油時,新德里在很多情況下支付的是盧比,從而增大了伊朗政府在國際市場上交易的難度。

  從財政方面看,所有這些決定無異於給伊朗注射了強心針,削弱了西方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的效果。

  不過,迄今為止,美國尚未對伊朗求助於亞洲的行為作出政策回應。相反,從諸多方面看,美國在鼓勵伊朗這樣做。奧巴馬政府今年夏天早些時候宣布,伊朗的所有20個主要石油買家不會遭到新制裁,從而向亞洲國家發出了明確無誤的信號:儘管白宮發出威嚇,但它們仍然可以同時與華盛頓和德黑蘭展開商務往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