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無人機頻繁折翼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2-06-11 08:49:10


 
  再次是操作程序繁瑣、界面不友好,不便於應用。

  此前,美軍高層官員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抱怨“火力偵察兵”操作太複雜,他認為“操作無人機要像‘放風箏’一樣簡單”。但是很顯然,“火力偵察兵”這個大“風箏”遠沒有那麼好放。

  後天失調,人為配備不當

  此次“辛普森”號事故,還有一定的人為因素。前兩次艦載任務中,都是由專為“火力偵察兵”配備的現役軍官操控,現役士兵及技工進行維護保障。然而,此次任務,為“火力偵察兵”配備的卻是HSL-60飛行中隊。這是一支只有3名現役人員,其餘全為預備役的直升機反潛中隊,多數成員只有H-60“海鷹”直升機的飛行背景,上船前僅接受過幾天的“火力偵察兵”操作培訓,可算是名符其實的新手。難怪一遇到複雜情況,就採用“先扔到海裡,然後再撈”這一“非常規”操作流程。

  除了人員配備不當之外,此次航行還進行了如何與未知水面艦船進行聯絡,如何回應外界訊息,以及近海情報、偵察、監視能力等一系列測試,旨在檢驗無人機自主處理意外情況的能力。美軍的初衷是好的,但有點操之過急了。還沒學會走就想跑,摔跟鬥是難免的。

  水土不服,難以適應複雜環境

  “火力偵察兵”還有一個弱點——對飛行條件要求苛刻,難以適應複雜及惡劣作戰環境。這也是目前各國無人機共同面臨的一個普遍難題。

  無論是阿富汗墜機事故還是“辛普森”號著陸故障,都有天氣不佳、地形複雜的因素。尤其是艦上著陸,對無人機的各項技術指標要求非常高,既要考慮船前進速度,又要考慮甲板前後、左右、上下顛簸,一切數據都需經過複雜計算。差之毫厘,就會造成慘劇。(來源:解放軍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