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新式戰艦編隊。 |
和平手段並未用盡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軍控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指出,戰爭是所有途徑窮盡之後的最終選擇,面對菲律賓的挑釁,中國要頭腦高度冷靜,運用多種手段破解目前困局。
洪源認為,中國要對菲律賓進行反制,經濟手段是首選。中國是菲律賓的第三大貿易夥伴,2011年中菲雙邊貿易總額為322.5億美元,占菲外貿總額的三成,今年前4月,外貿增速仍在高速增長。
洪源分析稱,中國的經濟制裁對菲的影響更明顯,但需要1~2年時間來發酵,才會達到預期效果。通過經濟上的打擊,來影響其國內政治,最終讓國內選民把阿基諾選下台,相比戰爭,這一成本比較低,收益大。
沈丁立教授也認為,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戰爭也是下策,但中國的克制不代表沒有辦法。中國可以把所有的和平手段都做好,比如撤回大使、撤回對菲投資、暫停赴菲旅遊、中斷省部級交流、暫不執行進口合同等。中國自己吃點虧可以內部消化,菲律賓的損失可就大了。
中國未放棄自衛權
洪源指出,中國的和平崛起,並不意味著放棄行使自衛權,毛澤東所說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當今處理南海問題中仍然有用。
洪源分析稱,二戰後,全球範圍內沒有一天是和平的。新中國成立後,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冷戰結束後,中國與各國在海洋、空中、太空以及深太空間的競爭已經快速增長,這些層面的競爭並沒有影響到經濟建設。同樣,正義的自衛戰爭作為競爭的一個方面,與21世紀的戰略發展期也並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