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解讀:美國調整潛艇部署出於何種考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3 09:10:19  


 
  專家觀點:“海狼”在偵查 通信 武器方面有重大改進

  宋曉軍:

  第二,它水下的通信設備,因為網絡中心站已經轉移到水下,水下有一套網絡,水聲網絡設備。它通過水聲網絡設備可以跟外面再進行通信,不用過去的浮標天線就能夠露出來。

  第三個,就是它發射的巡航彈,本來是單管的十二管,現在改成大直徑的管子,相當於美國彈道導彈核潛艇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154枚的,改成那種大粗管子,仍然是12枚,但是這個效率要高得多。

  主持人:

  既然“海狼號”那麼先進,為什麼當時美國不多造幾艘呢?

  宋曉軍:

  美國那個當然是主要對付蘇聯的,當時在北冰洋下的高速核潛艇的。所以說當時,這是裡根時代定的,就是1985年的時候美國的軍費占GDP的6%,這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高的時候定的,但是後來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解體後的56天,美國的國防部長切尼就把原來的計劃29條就砍掉,甚至後邊兩條當時都沒有通過。

  後來通用動力的公司給民主黨捐了很多款,這樣克林頓又把第二、第三艘隊出來,但是有一個限價,是72億美元三艘。這種情況下,“海狼”是非常貴的,別的不說,它每年的維持費用按1998年的美國審計局算的是4130萬美元,其實比現在前面的“洛杉磯級”和後邊的“弗吉尼亞級”都要貴。

  而且第一艘“海狼”、第二艘“弗吉尼亞”和第三艘“吉米卡特”都沒有加入軍事系列,是在美國的第五發展潛艇待著,就沒有長期讓它亂跑。

  主持人:

  為什麼,因為跑起來太貴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