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經濟在復甦 勢頭將很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9 10:19:44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去年以來,美國經濟正在從微觀層面開始復甦,這種復甦可能比預期來得更強。一般來說,經濟走向“實心化”是美國重振經濟的唯一選擇。不過,“實心化”絕非簡單美國的海外工廠回歸,經過多年全球化,全球傳統工業體系已經固化,發達經濟體人力成本畸高,只能往價值鏈高端做。
 
  環球網刊登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的分析文章稱,根據觀察,經過3年調整,美國可能已經找到了另一種實現經濟“實心化”的選擇,其重點或許不是再工業化路徑,而是積極推進服務業的可貿易化。這個選擇將表明,服務業不再是經典經濟學教科書中一國國內的不可交換部門,而變成了新型工業形態。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外包、遠程服務、知識產權傳遞的出現,全球服務業的可貿易比重會在10年內從現在的不足20%推進到40%,美國將是這一趨勢的最大受益者。

  在今天的G20國家中,美國是唯一一個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顯著高於製造業的國家,金融、教育、醫療、傳媒是其優勢產業。美國如果拿這些優勢產業與其他國家交換,那麼其龐大的債務有可能會變為歷史。
 
  在未來,IT平台和渠道將極大降低傳統商品的單位運輸成本。例如,目前國內熟知的蘋果公司的App Store,通過這個平台,全球的一切知識產品幾乎都可以在蘋果公司的定價平台下進行貿易,使蘋果公司成為現金機器。因此,最近3年Facebook、Twitter、蘋果等網絡渠道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受到狂熱追捧,甚至Facebook目前利潤不到5億美元但市值卻能高達1000億美元。因為未來美國的金融、教育、醫療、傳媒業必須靠它們的網絡與其他國家做交換。

  文章表示,這種變化可能對中國和外部世界帶來深刻影響。目前來看,中國對外輸出的多是衣食住行類商品,而美國輸出的是帶有強烈的知識產權性質的服務類產品,會直接對外部世界的思想文化造成影響。如果其他國家接受這些產品,就必須要突破現有的意識形態壁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